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刘秉璋

刘秉璋

1826—1905

清安徽庐州(今合肥)人,字仲良。咸丰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元年(1862)调赴李鸿章淮军军营,在苏南、浙西一带同太平军作战。五年授江苏按察使,从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光绪元年(1875)授江西巡抚。八年授浙江巡抚。中法战争时在镇海加强海防,令部属击退来犯法舰。十二年迁四川总督,镇压余栋臣起义。又处理重庆教案,将教徒凶手和民众首领同时处死。二十一年成都教案发生,波及数十州县,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压力将其革职。卒后追复原官,谥文庄。

猜你喜欢

  • 圣学宗传

    书名。明周汝登撰。十八卷。论列自上古伏羲至明代学者凡八十七人,以为圣学统绪。其中所列荀子及汉、唐诸儒,与宋儒尊孟黜荀,摒弃汉、唐诸儒不同。又于程朱、陆王两派人物皆加推许,不立门户,亦与其时学者之见解有

  • 班禄

    北魏俸禄制度。北魏官吏原无俸禄,贪赃者较多。冯太后临朝后,于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始行班禄,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百官之禄。禄行后,赃满一匹者处死。是年秋,冯太后遣使者巡行天下,纠守宰

  • 录事

    ①官名。掌管文书、勾稽缺失。三国诸将军府始置。晋代骠骑将军以下及诸大将军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三品将军府、太子二傅、司隶校尉、诸州置。北魏、北齐门下省、都水台、司州、御史台、九寺、郡县等置。北魏司州录

  • 乌鹘

    即“乌护”。

  • 提学使

    官名。清末省级教育行政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原学政设,每省一人,正三品。作为督抚属官,位布政使之次,提法使之前。掌总理全省学务,选用僚佐,管理驻防学务,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

  • 伊利汗国

    又译伊儿汗国。蒙古汗国之一。蒙古宪宗二年(1252),命同母弟旭烈兀出镇波斯,统兵攻灭木剌夷及报达哈里发等国。世祖即位后,封授旭烈兀统领阿母河以西直至密昔儿(埃及)之境,建立汗国,分置各州长官。旭烈兀

  • 议员

    官名。清末参预中央资政院及地方咨议局议案讨论、表决之官员。资政院议员分为钦选议员、民选议员两种。详“资政院钦选议员”、“资政院民选议员”、“咨议局常驻议员”、“咨议局议员”。

  • 邹济

    1357—1424明浙江余杭人,字汝舟。洪武时为余杭训导,累迁国子助教,以荐升山东平度知州。永乐初,预修《太祖实录》,进礼部郎中,迁左春坊左庶子。成祖欲易储,同僚多得罪,遂积忧成疾而卒。仁宗即位,赠太

  • 石塘陂

    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北。《后汉书·鲍昱传》:永平五年(62),汝南太守鲍昱以郡多陂池,岁岁决坏,“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当即此陂。《金史·地理志》真阳县有石塘陂。

  • 内衣库使

    官名。北宋初置,为诸司使之一,后改称衣库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