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泉县
西汉置。因地多泉水,故名。治今甘肃安西县东。属敦煌郡。西晋元康五年(295)曾改属晋昌郡。北周废入凉兴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复以安西、柳沟二卫置。治今甘肃安西县。为安西府治。三十九年废。
西汉置。因地多泉水,故名。治今甘肃安西县东。属敦煌郡。西晋元康五年(295)曾改属晋昌郡。北周废入凉兴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复以安西、柳沟二卫置。治今甘肃安西县。为安西府治。三十九年废。
即“团貌”。
吏名。也称尉史、尉吏。元代置,职掌捕盗。大德四年(1300)规定,县巡尉司置吏一名。初从民间选取,后也由贴书等补充。任满一年无过,升任县司吏。
官名。同庖宰。春秋战国置。掌烹制膳食。《韩非子·难二》:“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
①官名。掌治狱。李通理、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李假借为理,实为吏。”《管子·大匡》:“国子为李。”戴望注:“李,狱官也。”《汉书·胡建传》:“黄帝李法。”颜师古注:“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
回鹘古城。即回鹘建牙地(政治中心)。见于《辽史·地理志》者有三:(1)云内州“有古可敦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阴山北麓。(2)镇州“本古可敦城”。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东。(3)“河董城,本回鹘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前517):臧会“逸,奔郈。郈鲂假使为贾正焉”;《春秋》定公十年(前500):“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左传》定公十二年(前498):“仲由
图书分类名。西晋荀勗因魏郑默《中经》,更著《新簿》,分图书为甲、乙、丙、丁四部;以经书为甲部,子书为乙部,史书为丙部,集书为丁部。东晋李充以其时典籍混乱,重分四部,以经书为甲部,史书为乙部,子书为丙部
学校名。清代专教太监学习识字之学校。康熙三十五年(1696)设。因设于中南海万善殿长房一带,故名。开始仅十三人,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后无定额。初设满洲教习二人、汉教习一人、蒙古教习一人,授满、汉
鸦片战争中著名战役。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1841.9.26),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率领英国舰队大举进攻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守将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率部血战六昼夜,先后阵亡,定海再陷
一名瓦梁垒。在今江苏六合县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北伐,北齐瓦梁城降;元至正十四年(1354),朱元璋分兵军瓦梁垒,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