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久源纱厂
商办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严信厚创办于浙江宁波。资本三十万两。二十二年正式开车,有纱锭一万一千多个,工人七百五十名,每月产纱二千五百担。
商办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严信厚创办于浙江宁波。资本三十万两。二十二年正式开车,有纱锭一万一千多个,工人七百五十名,每月产纱二千五百担。
古丧礼规定,因父母死亡,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阕。历代沿其制,服丧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
官名。秦代置,为中郎长官,隶郎中令。西汉沿置,掌宫禁宿卫,随行护驾,佐郎中令(光禄勋)考核选拔郎官,亦常奉诏出使。后专设五官,左、右中郎将分领中郎、谒者、常侍侍汉“中郎将印章”郎。期门(虎贲)、羽林郎
即“什和勒伯克”。
1796—1879英国人。东印度公司外科医师。1827年在澳门设眼科医院;次年又在广州建医院,并聘白拉福(J.A.Bradford)和柯克斯(Cox)任医职。1838年与伯驾、裨治文合作在广州成立教士
又作叔均、义均,或称章鹢。相传为舜之子。女英所生,因生性软弱无能,舜弃而不用,禹即位之后,封于虞(今河南虞城),以奉先祀。一说封于商,故号商均(《国语·楚语上》韦昭注)。
官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五月置,为内三院次官,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各二人,内秘书院一人,佐各院大学士掌本院事。入关后人数屡有增减。顺治八年(1651)定其品秩视各部侍郎。康熙九年(1670),内
①(904—975)五代北宋时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僧人。俗姓王,字仲玄。六岁能诵《法华经》,二十八岁为华亭镇将,三十余岁出家。礼四明(今浙江宁波)翠岩为师,后赴天台山参德韶习禅定,成为法眼宗创始人文
官名。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置,属侍从贴职。后定为从四品。南宋因之。
泽薮名。《尔雅·释地》:“吴、越之间有具区。”为十薮之一。《周礼·职方》扬州:“其泽薮曰具区。”《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吴县:“具区泽在吴县西。”一名震泽(《书·禹贡》)。即今太湖。
亦称大山稽、山稽。传说为黄帝之师。《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反对言“天佑”,提出“上人正(贞)一,下人静之,正以侍(待)天,静以须人”(汉帛书《十六经·正乱》)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