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万历贵州通志

万历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书。24卷。明王来贤、陈尚象修纂。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成书。内容记贵州省及各府州县的建置沿革、名胜古迹、政治、经济及少数民族的特殊风俗等。其中卷一、二记省会沿革、名胜、城廓、公署等;卷三记省属府、卫、州、县;卷四记宣慰使司;卷五至卷十七记安平道、贵宁道、新镇道、思仁道所属府、卫、州、县;卷十八谈“兼制”,包括兵戎、粮饷、学校、驿传等;卷十九、二十为经略,包括兴利、修文、厘币、饬武等;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为“艺文志”。材料多采自(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和(嘉靖)《贵州通志》,补充自嘉靖末年至万历中叶的史事。体例兼采前两志之所长,而避其短。各卷,特别是“宣慰司”一卷,均载有大量少数民族史料。为研究贵州地方史与少数民族史的重要古籍文献。此志国内已无原本,仅知日本东京尊经阁藏有原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有其复印本。

猜你喜欢

  • 定远县王回岗回民自治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自治地方政权。王回岗(今为二龙乡)位于安徽省定远县东南,距城50余里,是一个有1000多户人口的回民村。193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并于1940年初建立了

  • 正辅主

    西夏军队中辅助正军者。为第二等军卒。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牧主正辅主有弓1张、30支箭、长矛杖1支;农主正军则仅有20支箭。内宿后卫正辅主有弓1张、60支箭、有后毡木橹1、长矛杖1支。

  • 阿八哈

    1234—1282伊儿汗国第二代汗。又译阿不哥、阿不合、阿八合。蒙古孛儿只斤氏。※旭烈兀长子。初随父西征,立有战功,至元元年(1264),受父封,领有伊剌克、祃拶答而、呼罗珊等地,建牙于徒思。次年父死

  • 平夏之战

    西夏崇宗时与北宋的一次重要战争。宋绍圣四年(1097)筑平夏城(今宁夏同心南),沿边诸路亦相继筑城堡,深入西夏属地。夏太后梁氏主国政,决意相争,以宋所建诸城中平夏最大,若得平夏,其余自破。次年,亲率军

  • 锵清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居穷结地区。家族名称得自其在该地的世袭庄园名。全称扎西康赛,亦称哲康。早在五世达赖喇嘛时代,此家族已有人担任僧官。有僧人阿旺钦若曾为五世达赖自传提供资料。康熙二十六年(16

  • 武川县志略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武川县县长阎毅先及文焕勋修撰。1940年铅印,一册,128页。内容分14项:沿革、位置、地势、要隘、社会概况、户口、土地、行政、交通、实业、教育、财务、治安,每项下分小目,无人

  • 下户

    古代中原地区对社会上贫民的称呼(始见《史记·张汤传》)。《三国志》记夫余、高句骊事,以之指两族社会中的奴隶(一说高句骊的下户为土地国有制下的国家依附农民)。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家庭,家家自有小仓库,占有某

  • 阿旺嘉措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尖扎岗玉尔地方,在夏琼寺学习《集类学》、《悟慧论》和《因理论》。28岁赴西藏,于色拉寺结扎仓求学,获林赛学位。返回安多,住村中小寺达当噶保寺。雍正八年(1730),任夏

  • 海忠

    清朝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字靖堂。道光六年(1826),任承德府知府,逾4年,擢热河兵备道。著有《承德府志》80卷。

  • 吴三桂入黔记

    贵州彝文史书。流传于黔西北地区。成书较早,完成于清初,具体时间和作者不详。主要记叙黔西北彝族从远古至吴三桂入黔后的历史事件,并记录了与清朝统治者多次战争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