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该府为其一,置宣慰使5员,下设同知2员、副使1员、经历1员,镇抚1员、捕盗司官1员,下分13万户。另置乌思藏管蒙古军都元帅2员,纳里速古鲁孙元帅2员。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该府为其一,置宣慰使5员,下设同知2员、副使1员、经历1员,镇抚1员、捕盗司官1员,下分13万户。另置乌思藏管蒙古军都元帅2员,纳里速古鲁孙元帅2员。
见“旭烈兀”(855页)。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漠南,传至其孙翁衮都喇尔始号所部为乌珠穆沁。初属察哈尔林丹汗,因不堪林丹汗侵虐,迁牧喀尔喀,依车臣汗硕垒。居克鲁伦河流域。自后金天聪九年(1635),屡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5世纪使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我国新疆的古于阗(今和田一带)和鄯善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字。18世纪首先发现于印度河流域。“佉卢”二字
古水名。又作薛贺水。为今辽宁丹东市西南40余里之赵家沟河(清代有人说其在今朝鲜咸兴西南)。唐征高丽,乾封三年(668)二月拔扶余城后,高丽泉男建率兵5万袭扶余,唐将李绩拦击,破其军于此水。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军官斯格德率武装进入西盟阿佤山,要求拉祜族头人李通明承认为英属缅甸国民,服从英国统治,遭李严正拒绝,未得逞。时经半个世纪,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中英双方在勐梭举行滇
见“里泼”(1081页)。
书名。全称《天方至圣实录年谱》。清代回族学者※刘智译著。20卷,卷首1卷。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本书以阿拉伯文《忒尔准墨》(即《天方至圣录》)为本,而以群说补附而成。内容主要是:以年谱体例,记述
①见“耶律老古”(1309页)。 ②见“耶律敌烈”(1318页)。
见“薛列河卫”(2543页)。
唐代招抚契丹所置州名。一作白连州。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以大贺氏八部之一突便部为日连州,以原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隶松漠府。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