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越

于越

①中国古族名、国名。又作於越,也称内越、大越。越人一支。始见于《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其来源相传为禹之后裔。今人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大多认为当地土著。很早已栽培水稻,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并擅长造船航海、青铜冶铸和纺织。春秋末期崛起,与邻邦吴国时有相伐,其首领勾践曾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于周元王四年(前473)一举灭吴,称霸江淮。传至六代王无疆时,“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疆”。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兴兵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其地为楚所并,部分族人向浙南和闽北等地流移,渐与当地越人融合。 ②契丹官名。※遥辇氏部落联盟末期,痕德堇可汗时产生。时掌部落联盟军政实权,名誉仅次可汗。此前,部落联盟实权官职为※夷离堇,※耶律阿保机伯父释鲁支持辖底夺取本部夷离堇,又另立于越自任,是职遂生。唐天复三年(903),痕德堇可汗“拜太祖(阿保机)于越,总知军国事。”(《辽史》卷1)依据实力,四年后(907年)“太祖以遥辇氏于越受禅。”(卷45)开国后,此职实权被削,成为最高荣誉衔。《百官志》称:“于越,坐而论议,以象公师。”“大于越府,无职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终辽之世,授此职者,仅十余人。以于越著称者有※耶律曷鲁、※耶律屋质、※耶律仁先,史称※“三于越”。辽时,另于北面属国官中亦设于越一职。

猜你喜欢

  • 浯剌江

    即“松花江”(1295页)。

  • 额摩奇

    托忒语,喇嘛医生。一译额木齐。卫拉特蒙古人笃信喇嘛教。有疾病不请医生治疗,只延喇嘛诵经。诵经不能愈,再求其诊治。药物大都用中草药加工熬制成豪丸等形状。

  • 不花王

    见“脱脱不花”(2082页)。

  • 延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斡亦剌部长忽都合别乞后裔也不干驸马受封。

  • 蛮莫安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旧为猛密分地,后酋长稍强,擅而有之。万历(1573—1620)初,土酋思恨与陇川岳风同投缅国。及明军平麓川,思恨来归,立为蛮莫安抚司。万历二十二年(1594),遭缅兵袭击,安抚思化奔陇

  • 布尔堪卫

    见“卜剌罕卫”(20页)。

  • 南丹州蛮考

    论著。有关宋代南丹州民族考辨。1篇。元马端临(约1254—1323,字贵与,今江西平乐人,汉族)撰。内容据文献考证宋代活动于今广西南丹、河池、环江一带的南丹州居民的姓氏、民族、分布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 无诸

    战国末闽越王。秦始皇统一后,被废为君长,其地归闽中郡管辖。秦末各路诸侯叛秦,率闽越兵投奔鄱阳令吴芮,佐楚贵族项羽、项籍灭秦,但项羽、项籍“废而不立”。后附刘邦击项籍,因佐汉有功,汉高祖五年(前202)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根濯斯加

    清四川杂谷土司。藏族。乾隆十七年(1752),随从兄弟杂谷土司苍旺反清,为清军所杀。以其子金川用兵时有功,又素为梭磨、卓克基、杂谷三处民众信服,授松冈长官司,承袭杂谷土司位,颁给印信、号纸,管理松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