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鲁忽乃
见“斡儿乞纳”(2427页)。
见“斡儿乞纳”(2427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噶岱默特孙,※阿布都喇璊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授二等台吉。四十一年(1776)父死,受命袭公品级。越二年
书名。清西清(满洲镶蓝旗人,字研斋)撰。8卷。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初刻于光绪二十年(1894)。作者精通满汉文字,嘉庆十一年(1806)自北京抵齐齐哈尔,任将军衙门银库主事兼齐齐哈尔义学教习,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隶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东部与贵州西部部分地区。司治南宁(今曲靖县)。统曲靖、普安、普定(治今贵州安顺)、潜江(今云南澄江)四路。境内居民主要为彝族及布依等族。
书名。清大学士托津等辑编。8卷。该书是清理藩院在辑编《蒙古则例》的同时,根据平定大小和卓木后清廷处置“回疆”事务的各项政令,由尼克通、阿岳禧等整理而成。嘉庆二十年(1815)颁行。初仅有26条。后又陆
唐代回纥汗国特勤。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国亡,偕兄嗢没斯、阿历支率众2千余人至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投奔唐军,受册封为昌化郡公、冠军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赐姓名李思义(一作思惠)。部众被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正黄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红
南北朝时期氐帅。初据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自称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苗裔。北魏孝昌(525—527)中,举族归附北魏。后受梁封为雄勇将军、北益州刺史、阴平王。梁大同元年(535)十一月,进号平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罕答河、扎童等处女真首领40人入朝贡马,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与撒儿忽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定在前苏联黑龙江口以北看丹河流域,或说在萨尔布湖地区。《满
唐代元和年间溪峒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辰溆(今湖南西部)人。苗族。宪宗元和六年(811),黔川连年遭水灾,观察使窦群却强征溪峒诸族民夫修筑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溆州苗、侗族农民强烈不满,遂聚众起义。率诸
蒙古族对海螺号、法螺的称呼。起源很早,古代北方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活动中。隋唐燕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和高丽乐中有这一乐器。初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有其形象。唐贞元(785—805)时,南方骠国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