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兴凯湖

兴凯湖

湖名。又称亨克湖、新开湖。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两国边境上。咸丰十年(1860),沙俄迫使清政府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遂为界湖,北属中国,南属俄国。湖略呈椭圆状。面积438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湖面1080平方公里。北面有小兴凯湖,面积140平方公里。湖南海拔69米,最深处达90米。周围800里。西与俄红土崖接,南至双城子,北偏西为蜂密山,西北至三姓,西抵宁古塔。环湖有半泡子河、雷风河、横道河、毛尔毕河、南岔河、北岔河、网房子河、夕阳河、乌札库河、白棱河等。均汇于此。湖东北有松阿察河流出,曲折注于乌苏里江。唐为渤海国境,辽为阿里眉国地,元为水达达女真地,明为兴凯湖卫及东海野人诸卫地。清初为窝集部穆棱路,隶宁古塔副都统。自元明迄民国,在此居有女真人、鄂伦春支系卡尔基尔氏族、朝鲜族、汉族等。

猜你喜欢

  • 沙喇扣肯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札萨克多罗弼哩克图郡王※舍楞从子,巴图尔乌巴什子。明末,因祖辈未随土尔扈特部西迁,留牧伊犁境内。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随叔父舍楞逾喀喇玛岭奔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归

  • 清淑惠妃

    ?—1713清世祖福临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惠章皇后妹。顺治十一年(1654),册为妃。康熙十二年(1673),尊封淑惠妃。五十二年(1713)十月卒。

  • 河桥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的一次战役。河桥,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晋泰始(265—274)末,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称河桥。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

  • 涔阳城

    古城名。在今湖北公安县南。南北朝时,※涔阳蛮居此。北周天和元年(566),涔阳蛮曾响应蛮族首领冉令贤起兵反周。五代梁开平元年(907),高季昌败雷彦恭于此。北宋改为涔阳镇。

  • 那彦宝

    ?—1843清朝将领。又作那彦保。满洲正白旗人。大学士阿桂孙。乾隆五十年(1785),由文生员擢三等侍卫。嘉庆五年(1800),因父功特授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奉命勘老河,请将对岸户口稀少之斯板囊、金哈台

  • 南泰纪略

    书名。1卷。明尹耕(字子莘,今河北蔚县人,汉族)撰。明嘉靖四年(1525),广西壮族土舍李寰(今凭祥人)、卢苏(今武鸣人)、赵楷(今天等人)起事;广西副使翁万达讨平之,而未蒙升迁,尹耕时为万达幕客,为

  • 觉罗吉庆

    ?—180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江宁将军万福之子。由官学生补内阁中书,迁侍读,历御史。乾隆五十年(1785),擢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累迁兵部侍郎。奉命赴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审定刑狱,均称旨,调户部

  • 昆夷

    见“绲戎”(2143页)。

  • 和亲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阶级与周边少数民族,或各少数民族政权首领间为平衡彼此政治关系而缔结的联姻。“和亲”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原是和睦相亲之意,并不一定与联姻有关。后因汉朝遭匈奴冒顿单于侵凌

  • 朵儿必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正月,朵儿必河、恨古河等处女真首领官夫答兰等81人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任官夫答兰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左侧阿姆贡河支流噶尔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