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粲

刘粲

?—318

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字士光。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刘聪子。自幼兼习文武。光兴元年(310),父即位,封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兵4万攻晋洛阳,掠梁、陈、汝、颍,取垒壁百余。次年,陷长安,杀守将司马模。嘉平二年(312),攻并州,取晋阳。四年,为丞相、领大将军、录尚书事,进封晋王。十一月,任相国、大单于,总百揆。军国之事决于一身。自任宰相,威福任情,疏远忠贤,昵近奸佞,拒谏饰非,广造宫室,政纲日衰。麟嘉二年(317),向刘聪谗陷皇太弟刘乂谋反,诛义亲厚大臣及东宫官属数十人,废乂为北部王,旋遣人杀乂。不久被立为皇太子。领兵10万屯小平津。三年,营于孟津北岸,因失备,为晋军所败,奔据阳乡。七月,父死,嗣位。耽于酒色,委政于大司空靳准。偏听准之谗言,诛太宰、上洛王刘景等诸王。八月,靳准作乱,逼宫,被准杀。

猜你喜欢

  • 蛮僚

    ①中国古代对南方僚人的别称。时亦用以通称南方少数民族。参见“僚人”(2254页)。 ②畲族名称出现于史籍之前,活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畲族先民用此相称,如《云霄厅志》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

  • 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或“山客”等。史书上称“畬民”、“畲客”或“峯民”、“峯客”。畲,音she(奢),意指刀耕火种或巢居的民族。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5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

  • 牛加

    夫余国的官号。详见“加”(641页)。

  • 沃野镇

    见“六镇”(382页)。

  • 南须

    见“须”(1704页)。

  • 李如桢

    明朝辽东边将。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第三子。以父荫为指挥使。屡迁至右都督,并在锦衣。曾掌南、北镇抚司,提督西司房,列环卫者40年。虽为将家子,然未历行阵,不知兵。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

  • 阿里答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阿里答为※乙室部下之一石烈。

  • 伊实左卫

    见“益实左卫”(1945页)。

  • 大审理

    渤海国将领。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左右卫将军。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与礼部卿大和钧等率渤海民百户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国亡后始投奔)。

  • 民期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密岔。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禄劝、弥勒、祥云等县及昆明市。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