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州
地方政区名。①唐开元十年(722)置。“勃利”即“伯力”同音异译,治所在乌苏里江注入黑龙江处东岸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旧说其地在今松花江下游以东的倭肯河上游。是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朝唐(《册府元龟》载,唐景龙四年已有勃利国遣大首领朝唐),唐玄宗以其所领置此州,任命其为刺史。后废。 ②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勃利县治所在。辛亥革命后降为县。
地方政区名。①唐开元十年(722)置。“勃利”即“伯力”同音异译,治所在乌苏里江注入黑龙江处东岸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旧说其地在今松花江下游以东的倭肯河上游。是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朝唐(《册府元龟》载,唐景龙四年已有勃利国遣大首领朝唐),唐玄宗以其所领置此州,任命其为刺史。后废。 ②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勃利县治所在。辛亥革命后降为县。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伊勒登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与乌默客归清,援济农副王,驻牧乌珠穆沁界外
古城名。又称绥来县南城。位于新疆玛纳斯河东岸准噶尔旧城阳巴勒噶逊附近。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城周3里5分有奇,高1.6丈。分设4门:东延旭、西巩遐、南丽端、北宁漠。与※康吉城南北相对,互相雄峙。
见“交钞”(875页)。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南部,地处长城之北,大漠以南。为自商周至明、清,从匈奴到蒙古的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活动的场所。清统一该地区后,称内蒙古或漠南蒙古,行盟旗制度,置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
?—981辽皇室。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孙,宋王※耶律喜隐子。辽景宗耶律贤族弟。景宗时,乾亨三年(981)五月,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北宋降卒200余人叛,劫其父未果,乃立其为王,旋败,被
见“破六韩”(1847页)。
古族名。高句骊之省称。也有人认为,句骊是总称,高句骊只是其山地的一个部落。参见“高句骊”(1911页)。
书名。作者失名。不分卷。按舆地、城池、山川、坛庙祠宇、军台、河渡、堤堰、官制兵额、屯务、派防、营务、库储、粮入数、粮出数、饷入数、饷出数、红白赏恤、借办军装货物、封储钱两、实存银两、绿营采买、绸缎、回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家族名称源于在后藏白朗地区的庄园名。为颇罗鼐时期的显赫家族。其成员拜采哇才仁南杰于雍正五年(1727)卫藏战争时,围攻江孜,后遭前藏隆布鼐军袭击,撤退。九年(1731)任代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