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狄乐

北狄乐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皆马上乐。以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等为主,乐曲、歌辞最初也是主要反映游牧民族的生活。鼓吹本军旅之音,骑在马上奏之。渊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传入内地后,在汉代发展成鼓吹乐。自汉以后,北狄乐总归鼓吹署。拓跋鲜卑所建北魏之乐府始有“北歌”,亦名“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150章,令宫女早晚在掖庭中歌唱。时除鼓吹乐器外,还与丝竹合奏。周、隋之际,始与西凉乐杂奏。至唐代,其可知者有鲜卑、吐谷浑、部落稽(步落稽、即稽胡)之马上乐,存有53章,但大都以鲜卑语记录,未译成汉语,而名目可解者仅有6章: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钜鹿公主、白净王太子、企喻等,多为十六国北朝时期鲜卑歌曲。此乐对我国鼓吹乐之形成和发展产生颇大影响。

猜你喜欢

  • 海兰卫

    见“哈郎卫”(1635页)、“考郎卫”(686页)。

  • 阿史那忠孝

    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昕子。天宝元年(742),随父赴突骑施平息内乱,至俱兰城(原苏联中亚江布尔东卢戈沃伊附近),父被突骑施首领莫贺达干攻杀后,与母交河公主李氏返归长安(今陕西西安),授左领军卫员外

  • 黄焕中

    1832—1911清爱国将领和壮族著名诗人。字尧文,号其章。广西宁明州人。壮族。出身清贫,自幼勤奋好学,精通诗文、韬略,为人“品质纯正”,乐于助人,颇受乡里尊崇。青年时曾参加地方团练,后在家乡创办思齐

  • 光定未年借贷契约

    西夏文契约。手写,行书。1页13行。正文7行,记西夏光定未年(1223)四月二十六日党项人耶和小狗山向另一党项人��合讹阿金刚借3石谷物,至同年八月一日须还4石5斗,即3个

  • 白法信

    西夏初期高僧。被封为国师。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奉景宗元昊敕,主持译经,将汉文佛经译为西夏文,开西夏译经先河,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大贡献。或为龟兹人。

  • 髡发

    契丹民族男子的一种典型发式。头顶头发剃光,两鬓各留一绺长发,由耳前(或耳后,或至耳轮分开一前一后,至耳垂合拢)垂于肩上。有的前额留短发,似八字向两边分开;有的前额剃光,不留发。辽墓出土墓画多有形象的反

  • 保安族东迁

    清代保安族的一次大迁徙。咸丰(1851—1861)年间,一说同治(1862-1874)初年,隆务寺宗教上层、土司头人为扩张势力,逼迫保安人改信喇嘛教,并利用水利灌溉等问题挑起民族争端,终于迫使保安人离

  • 学士

    西夏职官名。掌文字。夏毅宗奲都六年(1062)始设,与中等司等位。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著名文人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后也仿宋制设观文殿大学士、徽猷阁学士等。又分番学士、汉学士。

  • 将佐

    西夏军队职官。分步、马两处。在行主之下,权正首领之上。

  • 峨尔克奇代青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翁牛特地方。原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六年(1632),察哈尔林丹汗兵败,遂率700人来归,以多尔机达苏喇海等百余人复叛,率众围之,与之偕至,受太宗嘉奖,特授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