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卡基达安

卡基达安

高山族语音译。台湾高山族阿美人对村社首领的称谓。由群众推举有威信、办事公道,或劳动生产能手及对敌斗争的英勇者担任。对外代表村社进行各种外交活动,对内调处群众各种纠纷,主持村社性的重大祭祀活动,但决定村社重大事情时得会同村社老年人商讨并取得群众同意才执行。大多与群众一样参加生产劳动,不剥削他人,属公仆性质。

猜你喜欢

  • 赛朵呼图克图五世

    见“耶喜图丹旺秀”(1329页)。

  • 三受降城

    唐代城名。中宗景龙二年(708,一作元年)朔方大总管张仁愿为防备突厥而建。因有东、中、西三城,故名。东城,本汉云中郡地,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黄河以北;中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更

  • 明产

    即“明禅”(1404页)。

  • 乌地延

    十六国时期鲜卑乙弗部首领。率部驻牧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南界吐谷浑。因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初依附于吐谷浑,为渠帅,后归降西秦,封安北将军。晋安帝义熙九年(413),

  • 西赵蛮

    唐代对牂柯郡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首领赵氏而得名。分布在今贵州贞丰、册享、罗甸一带。北邻东谢蛮,东接夷子。贞观(627—649)中,遣使入朝献贡。二十一年(647),首领※赵酋摩率其部万余户内附。唐

  • 中国西北古族名。自称盍稚。关于其族源,主要有两说:一说氐、羌同源而异派,认为殷周时,氐族尚未从羌人中分化出来,甲骨文虽有“氐”字,但含“絜带”、“征发”之意,并非族称,春秋战国时,始作为族称;一说氐、

  • 达隆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毛毛山南麓松山滩。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建,因其为西藏噶举派达隆人,故名。后改宗格鲁派。清康熙(1662—1722)时,达隆华丹土登嘉措应召赴京,被封为大喇嘛,授权管理天祝地

  • 盖吴

    418—446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人,一说北地(治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族属卢水胡。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于杏城起兵反魏,拥众10余万。杀长安镇副将拓跋纥,攻新平,

  • 辽阳州

    地区名。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境域东西135里,南北140里。东、南接凤城,西邻牛庄,西北抵承德县。秦置辽东郡。汉置襄平县,为辽东郡治。后汉因之。晋为辽东国治,大兴初为鲜卑慕

  • 拜牲

    即“板升”(1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