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巴图鲁
见“炒花”(1502页)。
见“炒花”(1502页)。
著名伊斯兰教古寺之一。亦称清净寺,俗称麒麟寺。寺址在泉州通淮门大街。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元、明、清三代均重修。占地十余亩。寺内有层楼、高塔,大殿用白花岗石砌成,殿之圆顶上端以及四周壁上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同仁四寨子一带。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一日举行。届期,人们身着盛装,先在本村神庙(二郎庙)进行煨桑,跳神,纪念本村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踩高跷等文娱活动,并轮流到各村演出。各村的人在村
1784—1811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仁宗*颙琰第四女。孝淑睿皇后生。封庄静固伦公主。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下嫁蒙古土默特部玛尼巴达喇。封其夫为额驸,袭贝子,赐紫缰,历官前锋统领、都统、御
吐蕃大臣。羊同(今阿里香雄一带)人。姓没卢。名赞心牙。世为吐蕃贵相。宽厚沈勇,有谋略,不愿为官,但好读书,国人敬之。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任鄯州(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唐会昌二年(84
明朝官员。字天翼。白族。云南大理府(今大理市)喜洲上洪坪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授大理寺评事。为官清正,执法严明,对横行霸道的宦党也“如法判拟,不少假借”,故触怒宦官刘瑾,被贬为湖广宁远县丞
?—1756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
见“兀勒阿卫”(111页)。
藏族部落名。亦称门源北山五族或上五族,五族指兴马族(藏语称夏吾乃尔部落)、那楞族(藏语称尔克腾部落)、向化族(藏语称阿布藏部落)、归化族(藏语称班固部落)、新顺族(藏语称华热加多部落)。驻牧地界东起门
见“海古拉”(1938页)。
见“勘箭仪”(19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