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黑错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康熙十二年(1673),由噶丹嘉措弟子甘南甘加人贝谢热却丹,在合作地方首领支持下建成。乾隆十四年(1749),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于该寺建立法相讲闻之规,自此政教之权由赛赤活佛系统掌管。第二世赛赤·洛桑坚赞僧格、第三世赛赤·洛桑绛伯丹增僧格相继增建殿宇、大经堂、印经院大昂欠等,使该寺成为甘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解放初,寺内共有经堂2座,佛殿10座,僧人500余人。1981年重建大经堂。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黑错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康熙十二年(1673),由噶丹嘉措弟子甘南甘加人贝谢热却丹,在合作地方首领支持下建成。乾隆十四年(1749),赛赤萨木察第一世坚赞僧格于该寺建立法相讲闻之规,自此政教之权由赛赤活佛系统掌管。第二世赛赤·洛桑坚赞僧格、第三世赛赤·洛桑绛伯丹增僧格相继增建殿宇、大经堂、印经院大昂欠等,使该寺成为甘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解放初,寺内共有经堂2座,佛殿10座,僧人500余人。1981年重建大经堂。
西汉西南夷漏卧侯。夜郎国旁邑漏卧(包括今云南罗平与贵州兴义、安龙)人。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与夜郎王※兴及鉤町王※禹互争雄长,长年举兵攻杀。汉成帝遣使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兴杀之,以
藏语音译,又称乃旦,意为“工头”、“监工”。旧时西藏农奴制下在谿卡(庄园)中为领主征调乌拉(差役),指挥和监督农奴劳动,检查登记人畜数额的小头人。多由生产经验丰富的差巴(支差的人)担任。根据庄园自营地
“察里”,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属※涅刺部。
姓萧,小字卓真。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世祖母,肃祖※耶律耨里思妻。生四子:洽昚、萨剌德、葛剌、洽礼。次子萨剌德为阿保机曾祖父,即懿祖。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追尊是号。
? —1756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亲王素达尼第三子。初授一等台吉。雍正十年(1732),随喀尔喀亲王策楞等败准噶尔军于鄂尔浑河畔之额尔德尼昭。十一年,督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六米。原为村寨所处地名,渐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云县、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①古城名。即今辽宁省兴城市。明为宁远州城。位于渤海北岸汤沙河与女儿河之间。是今东北通向华北交通要冲。原属广宁(今辽宁北镇县)前屯、中屯二卫地。明宣德三年(1428)建。分内外二城。内城周5里余,高3丈
见“赫哲族”(2422页)。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玛尔巴弟子琼波南交创建,其系一瑜伽行者,在后藏香曲河流域建寺传法,因以得名。其弟子建桑顶寺和葭寺,形成两个支系。该派以胜乐、喜金刚、摩诃摩邪、集密及怖畏金刚等五部本续(密宗)为主要法
渤海王国官员。大玄锡(871—893年在位)为王前期,官政堂省孔目。玄锡为答谢杨成规聘日时日方许就市交易,并谢日方将海上遇风漂着其地的渤海朝唐使门孙宰等资送回国,于唐乾符三年(日本贞观十八年,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