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蕃赞普听法图

吐蕃赞普听法图

敦煌吐蕃壁画名。又称吐蕃赞普礼佛图。在敦煌159号石窟内,位于东壁南侧。为彩色壁画,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此图是《维摩诘变》大型壁画中的一部分,在维摩诘左侧帐下,画有以吐蕃赞普领先的听法诸国王子,伴有侍臣。其中以吐蕃赞普为首的吐蕃人图像约有7人,均身穿左衽长袖短衫,腰束革带,头戴高毡帽,帽之左右边延伸出白色宽边(又似头巾),掩护耳部,均束发于耳后。项部均戴项链。赞普之装束尤佳,头戴红高毡帽,帽下之白头巾左右外伸,掩护两耳。束发于耳后。帽后有帽翅。宽翻领,白袍,棕色袖口,脚穿乌靴。左臂下垂,右手执一碗形物(似香炉?),立于小方台上。其后一侍者,执龙头有柄华盖于赞普头上。赞普面容丰腴,面视前方佛像。其前后侍者,均手执花、供果等物。赞普形象与《唐书·吐蕃传》所载“衣被素褐、结朝霞帽”颇为一致。此图与158窟《举哀图》一样,均系吐蕃赞普崇佛的历史写照,同时也是一幅吐蕃民俗服饰图。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 裴满氏

    ?—1149金熙宗皇后。亦作裴摩申氏。女真族。太尉忽达之女。天会十三年(1135),熙宗即位,封贵妃。天眷元年(1138),立为皇后。皇统元年(1141),熙宗受尊号,册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二年,生子

  • 王仲宣

    隋番禺地区俚人首领。曾任陈朝东衡州刺史王勇部将。开皇十年(590),聚众反隋,岭南首领多应之,兵逼广州城,攻杀广州总管韦洸,并遣别将周师举围东衡州(今广东始兴县境)。后遭隋大将鹿愿、广州检校慕容三藏和

  • 赤桑扬敦

    吐蕃时期“七良臣”之一。松赞干布(617?—650)时吐蕃大臣。尼雅氏之子。又号称“不可缺少的四大臣”之一,政绩卓著。早期吐蕃居民均居山上,以岩洞为室,经其提倡,吐蕃居民从山上迁居河谷地带,建石屋以居

  • 夫差

    ?—前473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父卒,继位。为报越国杀父之仇,日夜练兵,强化军事力量。二十六年(前494),兴兵伐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大败越军,困越王

  • 山丹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

  • 黄三

    即“黄鼎凤”(2020页)。

  • 马仲英

    约1911—?近代西北军将领。字子才,原名步英。回族。1928年曾任宁海骑兵营长。同年秋,利用民族矛盾围攻甘肃刘郁芬部。提出“不杀回,不杀汉,专杀国民军办事员”等口号,酿成河湟事变。1931年被马步芳

  • 真兴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9—425年,凡7年。

  • 罕笃

    ?—约169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噶尔玛次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因叔父札萨克洪俄尔岱青为准噶尔部噶尔丹所掠,代领其众,率属入科尔沁界,附亲王沙津

  • 八家

    清代满族中拥有特权的八大家通称。天命七年(1622),清太祖努尔哈赤“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嘉庆《清会典事例》卷2),于八旗中各主一旗,亦称八固山贝勒。其权势居一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