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谷浑

吐谷浑

鲜卑语。一说意为“泥土、尘土”。①(246—317)人名。吐谷浑族始祖。鲜卑慕容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庶长子。父分部落1700户(一作700户)以隶之,分地而治。父死,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涉归嫡子)嗣立。因与弟失和,于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率部众西迁至阴山(今内蒙古阴山)。晋永嘉之乱(312—313),又率部西南渡陇山(今甘肃陇山),至枹罕(今甘肃临夏西北)。后又向西南扩展,统有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青海等地。征服当地氐、羌部落,其部日强,遂建政权。晋咸和四年(329),传至其孙※叶延,始以其祖父名吐谷浑为姓氏,以示“尊祖之义”,亦为族称与国号。至隋初,复以慕容为姓。 ②古族名、国名。吐蕃又称之为“阿柴”、“阿辖”。原游牧于辽河西昌黎棘城之北一带,为鲜卑慕容氏一支。后其部西迁至今甘肃、青海一带。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称。晋义熙元年(405),其首领※树洛干据莫何川(今青海贵德西莫渠沟河一带)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南北朝时,先后附属宋、齐、北魏。梁大同元年(535),其王※夸吕始称汗,建国,都伏俟城(今青海湖南铁卜卡古城)。奉行睦邻政策,与东魏、隋室相继通婚。唐初,其政权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由其王※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以鄯善为中心,后臣附于吐蕃 ;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以伏俟城为中心,臣附于唐。贞观九年(635),其王慕容顺被部下杀,子诺曷钵继位。次年,受唐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勤(勒)豆可汗。后尚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受封为驸马都尉。其二子亦娶唐金城县主、金明县主。龙朔三年(663),以大臣素和贵投归吐蕃,受吐蕃攻击,率部逃凉州(今甘肃武威),吐谷浑国灭亡。后部众散在朔方、河东之境。部族分散,史称“退浑”。北宋以后,其故地出现“西宁州土人”,与今土族有渊源关系。吐谷浑政权从晋永嘉末年(313),建国于群羌故地起,至唐龙朔三年(663)为吐蕃所灭止,约350年。最盛时其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地产良马号“青海骢”。善作兵器。仿中原王朝制度。初信萨满教,西迁后信奉佛教。

猜你喜欢

  • 都担

    ?—714唐代西突厥首领。原为西突厥十姓部落首领。开元二年(714)二月,起兵反唐,自称贺腊毗伽可汗,据碎叶川(今中亚之楚河)。三月,为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所破,失碎叶等镇,被擒,其部众2万余帐(一作3

  • 新疆龙堆奏议

    书名。清满洲镶黄旗萨迎阿任伊犁将军时部分奏折集。4卷。共收奏疏80篇。内容涉及道光末年新疆政治、经济、边务等事。叙事始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月四日,止于同年七月五日。是研究当时新疆社会状况的重要

  • 塘波且万户

    元代乌思藏地方万户之一。又作塘万户、塘波且巴万户,《元史》有汤卜赤八(千户)。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二十

  • 仡头

    见“仡兜苗”(572页)。

  • 达末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其名仅见于《通典·边防》室韦条,言其为“大唐所闻”九部室韦之一。新旧唐书《室韦传》不见其名。有人推测,可能为※达末娄在唐中期成了室韦诸部之一,此可备为一说。

  • 合住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楚卡博如坎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是管草的神,又称为夏天的神。20世纪初始出现,据说系自汉族地区传入。多数地区无神像,有的地区神像是画在布上的两个人形,左右为两个

  • 长白山女直国

    辽代回霸女真诸部之一。亦称长白山部。因居长白山地区,故名。其下有众多小部,《辽史·圣宗纪》开泰元年正月条有,“癸未,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酋长来贡,乞授爵秩,”史失记诸部名。辽在其地设长白山女直国大王府,任

  • 多布库尔路协领公署

    见“多布库尔路”(852页)。

  • 右部哈萨克

    哈萨克族三部之一。又称乌拉玉兹、乌拉玉斯(大玉兹)、大帐。 “大帐”或“大玉兹”,实际上势力较其余二部为弱。形成于哈萨克汗国时代。牧地主要分布于吹河、塔拉斯河流域及巴尔喀什湖南岸之七河地区。分辖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