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戎

和戎

中国古代内地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和平政策。初见于春秋。春秋时期,晋、秦、齐、楚等大国互相争霸,并不断与北方戎、狄等民族发生激烈冲突,矛盾纵横交错,相互制约。晋悼公四年(前569),山戎(《逸周书》称为代戎)无终部酋长嘉父遣孟乐至晋国,请晋悼公实行“和戎”政策。晋臣魏绛以“和戎五利”劝悼公实行之,即停止对戎狄的军事进攻和掠夺,代之以和平的以货易土的方法兼并戎狄的土地;争取戎狄的支持,利用戎狄的人力物力进行争霸战争。悼公答应了嘉父的要求,推行“和戎”政策,“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戎政策实行的结果,使晋国重新取得了在华夏国家中的霸权,而白狄诸部由于出让了土地,从晋西向华北地区迁徙。此后,历代王朝把它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和平妥协亦称之为“和戎”,如南宋与金的妥协等。

猜你喜欢

  • 刺章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刺彰簇。居岷州卫叠州地,即今甘肃迭部境。正统二年(1437),镇守洮州都督佥事李达等以刺章等族人常出没杀死民人,奏请调官军镇压。英宗认为宣布恩威即可,“务在事妥民安,毋因而激变”。

  • 汴州之战

    五代同光元年后唐攻汴京灭后梁之战。唐末,占据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西北)的梁王朱温(朱全忠)与据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之晋王李克用(沙陀人),是两大藩镇割据势力,双方为争夺对朝廷控制权征战不已。朱温代唐

  • 马骀画宝

    书名。近代回族画家※马骀著。收作者画稿千余幅,共三册,1928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由画家黄宾虹作叙,复有康有为、但懋率、张大千为之题词。书中于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之画,无不兼备,乃当时最完备和

  • 约拉阿皮罗

    哈尼语音译,意为“赶鬼出寨”。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一种万物有灵崇拜。举行仪式前数日,由村寨宗教头人“最玛”主持杀鸡献鬼,表示先给鬼打招呼。另献一只鸡脚,让他做拐杖,便于离开村寒。正式赶鬼时,先修理村寨

  • 杜尔伯特部右翼前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九年(1754),汗车凌从子刚多尔济自准噶尔地区率众千余户归清,封札萨克多罗贝勒,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

  • 都尔德

    ?—1668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觉尔察氏。安费扬古之孙,阿尔岱之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三等轻车都尉。顺治元年(1644),任刑部理事官。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农民军李自成部。署护军统领,

  • 莫与俦

    1762—1841清代教育家。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字犹人,一字杰夫,又字寿民。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散馆出知四川盐源,以丁忧去职。自嘉庆十四年(1809)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

  • 契丹道

    渤海王城赴契丹的通道。为渤海5条对外交通干线之一。契丹为渤海西邻,在震国改称渤海前(713),彼此互相声援以抗唐,又同依附于在契丹西之突厥,渤海人赴契丹必经之路,史称“契丹道”。走向为:从上京龙泉府(

  • 莽古尔泰

    1587—1632后金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母富察氏。与德格类(太祖第十子)、莽古济格格同出。明万历四十年(1612),从太祖征乌拉部,克6城,多立战功。四十三年(1615

  • 仆散安贞

    ?—1221金大将。本名阿海。女真族。仆散氏。※仆散忠义孙,※仆散揆子。初充奉御。娶邢国长公主,为驸马都尉,袭胡士爱割蛮猛安。历尚衣直长、御院通进、尚药副使、符宝郎、同知定海军节度使事。改邳、淄、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