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善巴

善巴

①(? —1657)清初蒙古王公。祖莽古岱时由喀喇沁徙居土默特,遂为土默特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诺穆图伟徵子。后金天聪三年(1629),率众归后金。十月,以土默特塔布囊随军征明,败马兰峪兵,破大同援军。继随贝勒岳讬败明巡抚袁崇焕兵。五年(1631),朝贡马。九年(1635),授札萨克,与塔布囊赓格尔同领其众。崇德元年(1636),封达尔汉镇国公,世袭罔替。二年,赓格尔因罪削札萨克后,受命专理旗务。三年,遣使献马。四年,以匿喀尔喀逃人,罚马九。五年(1640),朝贡,赐仪仗。 ②(?—1707)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塔斯希布子。康熙六年(1667),嗣为札萨克。清赐“信顺额尔克岱青”号。二十二年(1683),以蒙古俗逐水草而居,疏请免于噶尔拜瀚海置哨。二十五年(1686),以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札萨克图汗成衮不睦,受命调解,导之修好。二十七年(1688),因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扰喀尔喀,以兵助察珲多尔济,兵溃,率众附清,居乌喇特界外和勒博津。二十八年,授札萨克。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封多罗郡王,兼札萨克,隶土谢图汗部。三十四年(1695),以噶尔丹掠巴颜乌兰,奉命内徙。三十五年,与同族郡王衮布等随西路军征噶尔丹于昭莫多(位于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降其众559人,以功晋封和硕亲王。三十六年,噶尔丹走死,朔漠平,归喀尔喀游牧。三十七年,移牧瀚海,设汛防守。

猜你喜欢

  • 和林路

    见“和宁路”(1445页)。

  • 俄巴

    黎语,意为“带猎犬的人”,即狩猎头人。过去海南岛黎族习尚狩猎,并且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通常每年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一二月为狩猎最活跃的季节,多以集体进行。出发时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推出一个熟悉野兽生活

  • 汪古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属突厥语族,主要来源于沙陀突厥、回鹘余部。辽、金时散居于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地区。因邻近汉地,受汉族、契丹、女真影响,在蒙古各部中经济较为发展,故

  • 奇塔特

    ①(?—1653)清初蒙古王公。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索诺木之子,和硕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崇德四年(1639),尚固伦端靖公主,封固伦额驸。八年(1643),朝觐太宗皇太极。顺治六年(1

  • 吴惟华

    ?—1668清初大臣。蒙古族。明朝吴允诚后裔。顺治元年(1644),投清,自称应袭恭顺侯。时江南未平,粮道阻绝,他从明总兵朱国弼驻淮阳,统理漕务,遂请睿亲王多尔衮作书遣使招降之,继招抚代州、繁峙、崞县

  • 德钦多吉

    1439—1487明代西藏察木多地区帕巴拉呼图克图一世。藏族。生于工布江达娘布地区。贡觉多登桑达贝桑之子。由德木塘巴剃度出家,法名帕巴拉,意为“圣天”。拜多登桑杰彭巴等数十名高僧为师,博学多识,广修显

  • 图鲁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图卢部。辽太祖神册六年(921),以于骨里民户所置,为太祖二十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

  • 侯郑昂

    ?—1467明代广西瑶族农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曾参与侯大苟领导的大藤峡瑶族人民大起义。成化元年(1465)侯大苟牺牲后,与王牛儿等人聚集残部,在大藤峡继续坚持斗争。翌年十月,率义军夜袭浔州

  • 马都

    彝语音译。亦作玛堵、麻都。意为祖灵。解放前川、滇、黔的彝族,在老人死后立即用竖长横短的两根木条扎成一架,长者为人体,短者为人臂,顶端粘羊毛为头发,下部披细草作衣裳,表示祖先灵魂藏其中。招魂之后供于居室

  • 弘觉寺

    寺院名。在青海西宁市。旧名妙华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永乐十年(1412)敕赐“弘觉寺”匾额。明前期,该寺深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销南曾多次进京朝贡,被封为国师。在明朝支持下,寺院兴盛,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