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血酒
议和或结盟的一种仪式。自古各族多普遍流行之。汉元帝初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会盟时,即曾共饮血酒。旧时凉山彝族亦颇流行。敌对双方在战争议和或几个家支表示团结友好时,双方或几方代表集会谈判,达成协议后即备两碗酒,杀一只鸡将血滴入酒内,由代表共饮。在对政府军及其他民族的战事结束或表示友好时,亦用此法。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冕宁,刘伯承将军与果基家头人果基·小约丹友好结盟时,即举行“喝血酒”仪式。
议和或结盟的一种仪式。自古各族多普遍流行之。汉元帝初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会盟时,即曾共饮血酒。旧时凉山彝族亦颇流行。敌对双方在战争议和或几个家支表示团结友好时,双方或几方代表集会谈判,达成协议后即备两碗酒,杀一只鸡将血滴入酒内,由代表共饮。在对政府军及其他民族的战事结束或表示友好时,亦用此法。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冕宁,刘伯承将军与果基家头人果基·小约丹友好结盟时,即举行“喝血酒”仪式。
党项部族名。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境。本不受宋朝约束,且常纵火与杀掠宋朝边地居民,又与西夏梁乙埋勾结谋侵宋环州。宋知环州张守约遣兵剿之,擒其首领迎逋及部下36人,余200人逃奔西夏。宋元丰四年(108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
?—1692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顺治六年(1649),补理藩院笔帖式,奉命调蒙古兵二万征叛镇姜瓖,解大同之围。升员外郎。十八年(1661),分袭伯父尼堪三等阿达哈哈番,以平察哈尔部布尔尼叛有功,升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先民的称谓。又称穆佬、木老、姆佬或木老苗。为元明时期“木娄苗”后裔。分布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相邻一带,尤以今罗城县最为集中。明王朝在其地区实行土流合治,推行封建统治,屯田戍兵,垦荒设堡,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粤北瑶区设立的统治机构。民国十六年(1927)根据广东省政府“开化黎瑶民族案”在粤北连阳设置。其措施主要有:建立警察保安队、人事评判所、辟路局和开设储蓄银行、土特产交易所及识字班学校等
见“曷苏馆”(1652页)。
?—541宕昌羌国王。又作仚定。北魏后期即位。永熙(532—534)末,见东西魏分裂,遂引吐谷浑寇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西魏大统(535—551)初年,复率众扰魏,文帝元宝炬令行台赵贵等将兵击败之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兑虚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近200,口1900余,胜兵500余。国王之下设东且弥侯、左右都尉各1人。居民从事农牧业。所居无常。有牛、马、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称蒙古细腰鼓。源于汉、魏时期,宋代陈旸《乐书》载:“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敦煌石窟北魏壁画和云岗石窟北魏雕刻中有较多演奏杖鼓的场面。后传至蒙古
书名。张大(字小云)辑。光绪十九年(1893)成书。25卷。分定浙志功、靖腆志威、平蕃志伐、迎銮志恩、分注志谟、科第志例、筹海志防、守营志烈、经制志政、驭禄志储、建牙志盛、祠宇志典、孝烈志节、撰述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