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乘司徒

大乘司徒

明代世袭藏族僧官。清顺治九年(1652),归诚,仍授原职。颁给印信一颗,无号纸,住牧四川雅州府(治今雅安县)城外宏化寺。不管地方番民,未认纳税银粮马。嘉庆(1796—1820)间,张世禄任大乘司徒时被废革。

猜你喜欢

  • 大屯城

    见“伊循城”(806页)。

  • 噶玛噶举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该派因以康区之噶玛拉顶寺为基地发迹,故名。创始人为塔波拉结(1079—1153)及都松钦巴(1110—1193)。有东西两大根本道场,先期以东部的噶玛拉顶寺为主,后期以前藏之堆隆地区

  • 南越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

  • 大㚖

    1088—1155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

  • 梅山洞

    古代瑶族聚居地之一。据《宋史·蛮夷传》:“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其人皆槃瓠子孙”,宋时多纳土内附。熙宁五年(1072),章惇檄谕开梅山道,以山地置安化、新化2县

  • 工仔

    解放前海南岛黎族地区一些因借债无力偿还或被罚款无法缴纳而以身抵债的贫苦农民。有以孩子、自身或全家抵债者。终年受到主人的残酷剥削,经常遭受打骂,个别甚至被杀害,带有债务奴隶的性质,并且世代相承。解放后被

  • 支汗那

    见“石汗那”(450页)。

  • 后生节

    仫佬族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走坡节。流传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地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届时青年男女举行※走坡活动,通过对唱山歌找寻理想恋人,互送月饼和布鞋。是青年男女择偶社交的重要

  • 什格而

    藏语音译,意为“土司骨头”。俗称“土舍”。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基层组织头人。为土司官寨的代理人,与土司同出一源,在本地区常任重要职务,土司外出,由其代行职权,遇战事可任带兵官指挥作战。有自己的官寨和管

  • 后凉隐王

    见“吕绍”(7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