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藤峡

大藤峡

峡名。系指黔江流经广西武宣县勤马至桂平县弩滩地段。两岸高山耸峙,江水奔流直泻,江面横亘一大藤,以作桥梁,故名。一般又指今桂平、平南、藤县、金秀、武宣、贵县、象州等“磐��六百里”地区,包括整个大瑶山境域,是瑶族主要聚居区。明代这里曾爆发了震撼全国的瑶民大起义。成化元年(1465),浙江布政司左参赞韩雍率16万官军镇压瑶民起义后,为断绝瑶民交通,斩断大藤,易名“断藤峡”。正德三年(1508),两广总督陈金派人与当地瑶族义军订立《永通条约》,明武宗下诏镌刻《敕赐永通峡》。

猜你喜欢

  • 刬马军起义

    明代壮族农民起义之一。隆庆年间(1567—1572),柳州府属迁江县的北三(今属来宾)、来宾县的北五和柳江县的三都、五都等处壮族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因义军擅长用毒弩打仗,箭无虚发,人强马壮,矫健轻捷,屡

  • 河厉桥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 各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原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成化七年(1471),其族僧人官卓入朝贡马及明甲等物。赐以彩缎、钞、绢等。十七年(1481),复派亦希藏等入朝贡马并盔甲等物,赏赐如例。后依明制屡遣使入朝贡马

  • 板闷竜

    傣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各勐负责管理水利灌溉系统的专职人员。主要负责组织人员兴修沟渠和分水灌田。傣族地区各级封建领主为确保各种贡纳和实物地租的征收,对农田水利特别重视,宣慰使司署(西双版纳地区最高

  • 敞失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为蒙古尼伦诸部之一(一说为※都儿鲁斤诸部之一)。铁木真(成吉思汗)于桑沽儿小河独立建营时,该部首领率众来归。约宋淳熙十六年(1189),与诸部共举铁木真为蒙古部汗,随从征伐。开禧二

  • 木古法

    木制人偶。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成年人死后,一般举行“撂档子”(送魂)仪式。届时,用木刻制一人偶给其穿衣戴帽代表死者,进行祭祀和送魂。详见“撂档子”(2445页)。

  • 扎什

    ?—1704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固噜思奇布次子。康熙十一年(1672),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十四年(1675),拒附察哈尔部布尔尼叛,告

  • 白佛族

    见“察罕诺们汗旗”(2478页)。

  • 贡觉林

    后藏园林名。藏语音译,意为“夏宫”,清道光六年(1826),经驻藏大臣奏准,七世班禅仿达赖喇嘛建罗布林卡夏宫之例,于日喀则年楚河畔建此夏宫。宣宗赐名“广佑寺”,并赠“法界庄严”匾额。该宫周围绿树成荫,

  • 指黄口小儿。历代户口制中规定的人丁年龄层次之一。参见“老”(6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