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通

大通

县名。在青海西宁市北部,湟水上源北川河流域。秦汉之际为匈奴右地。汉武帝时属临羌县。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左右,设长宁县,属西平郡管辖。十六国至隋初为吐谷浑地。唐为吐蕃所据,后归唐,由张议潮统辖。北宋时属唃厮啰政权管辖。宋崇宁二年(1103),在门源地区筑达南城,旋改名大通城,属鄯州,“大通”一词始见于史。南宋为西夏控制。元属甘肃行省西宁州。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西宁卫。明末为蒙古贵族麦力干所据。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三年(1725—说二年),设大通卫(卫署在今门源),筑大通、白塔、永安三城。乾隆九年(1744),移卫治于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县西北)。二十六年(1761),改为大通县,治所在白塔城。民国十八年(1929),划归青海省,增设门源县,自此大通县分为大通、门源两县。

猜你喜欢

  • 坚昆都督府

    唐在黠戛斯地区所设立的羁縻都督府。黠戛斯为坚昆之后,故有时也仍称其为坚昆,唐初地处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尔泰山一带。唐贞观二十年(646),唐朝与铁勒诸部灭薛延陀汗国后,漠北诸游牧部落纷纷归附唐朝,唐廷于漠

  • 河南王

    南朝宋、齐、梁对吐谷浑王的封号。宋元嘉五年(428)吐谷浑王慕璝、元嘉十六年(439)慕利延(慕延)、南齐建元三年(481)度易侯、梁天监三年(504)伏连筹等吐谷浑王均先后受此封。因其统治地区在今青

  • 聂赤赞普

    吐蕃赞普。《唐书》作鹘提悉勃野。传说为吐蕃第一位赞普(王)。《德乌佛教史》文称其为“突显王”(即突然显现之王)。据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载,系天神墀端茨之子,从天而降,被雅隆部落奉为“六牦牛部”之王。说其出

  • 巨哇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内。藏人居住。该地巨哇渠(河名,与司丕提河汇合处之西数公里处)为中国与印度边界线经过之地。此地向受西藏阿里地区之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其头人亦由该扎仓委派。1665年

  • 阿史那阙啜

    ?—708唐朝突厥族将领。唐赐名忠节,故又作阙啜忠节,或阿史那阙啜忠节。“阙”为部落名,“啜”为官名,隶突骑施乌质勒。长寿元年(692)与王孝杰联合伐吐蕃,克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城。神龙二年(70

  • 阿史那泥熟匐

    ?—680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泥孰匐、泥熟匐。阿史那氏。调露元年(679)十月,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等联兵反唐,拥其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部众皆应之。击败来讨之唐单于大都护

  • 翁果尔海

    ?—1796或179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噶巴喀氏。初为亲军、蓝翎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福康安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授骑都尉世职,并赐“额腾额巴图鲁”号。五十六年(1791),以廓尔喀

  • 建州闻见录

    书名。朝鲜李民��(1573—1649,朝鲜永川人,字而壮,号紫岩)撰。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经略杨镐四路出师,进攻后金赫图阿拉,朝鲜国王派姜弘立率兵助明,李民&

  • 括户

    指调查登记户口。一称籍户,或抄数户计。历代封建王朝皆以户籍定赋役。辽兴宗及道宗时一再括户。金代每三年登记户口一次,成为定制。元代大规模括户共有四次:蒙古灭金后,太宗六年至七年[乙未] (1234—12

  • 白和卓

    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维吾尔族。吐鲁番总管※莽噶里克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奉父命进京朝觐,请编设旗队,受清廷厚遇。嗣因父随准噶尔部辉特台吉巴雅尔叛,杀宁夏将军和起,为哈密贝子玉素布等擒献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