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
后秦将领。羌人。后秦弘始四年(402),与狄伯支等率步骑4万伐北魏,军至河东,姚兴亲率兵4.7万自长安赴援。攻克乾城,据柴壁,后魏大军至,截汾水,秦军粮竭矢尽,姚兴援军又惮而不进,遂与麾下30骑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10将4万余人皆为魏所擒。
后秦将领。羌人。后秦弘始四年(402),与狄伯支等率步骑4万伐北魏,军至河东,姚兴亲率兵4.7万自长安赴援。攻克乾城,据柴壁,后魏大军至,截汾水,秦军粮竭矢尽,姚兴援军又惮而不进,遂与麾下30骑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10将4万余人皆为魏所擒。
元朝官署名。掌晋王府事宜。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皇孙甘麻刺为晋王,移镇漠北,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军马,遂改王傅为内史。三十年,立内史府,秩从二品。设内史、中尉、司马、咨议等官。武宗至大元年(
古城名。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治。原称依兰哈拉或依兰喀喇。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城周5里,池深7尺,宽8尺。为八旗兵驻防城。雍正十年(1732)设副都统,辖域东西4300余里,南北400余里。统协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的称谓。见“木佬”(253页)、“仫佬族”(573页)。
书名。清政府为维护和巩固对内蒙古的统治,在蒙古族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法规。崇德八年(1643)初颁,乾隆六年(1741)重订,六十年(1795)再次增订,以蒙、满、汉3种文字刊印颁行。共12项,2
1600—1663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富察氏。世居纳殷。佐领舒穆禄之子。天命(1616—1626)年间,由佐领升参领。天聪五年(1631),同参领杭什木等略明边有功。八年,予骑都尉世职。崇德元年(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又称“朵仁”。家族名称出自所居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前附近宅第名。在江孜以北地方拥有庄园。家族显要人物首推※康济鼐(?—1727)。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曾与颇罗鼐配合
见“高昌故城”(1918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伯尔柯接军台界,西至布图接本部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界,南至雅喇接军台界,北至哈喇陀罗海接杜尔伯特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
见“奥米那楞”(2253页)。
藏族部落名。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东邻朗如、萨迦、辛格尔等部落,西接阿里的曲欢、仲巴、改则地区,南连雅巴卓玛珠久、谢通门、康堆等地,北面与新疆交界,地广千里。原为古代象雄王国领土,王国在此设“凤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