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童

安童

①(1248—1293)元朝大臣、政治家。又译安同。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中统元年(1260), 13岁为怯薛长,掌宿卫事。四年,曾劝阻世祖勿杀阿里不哥叛党,以怀服未附者,使千人幸免,深受器重。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右丞相,食邑4千户。十二年,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讨西北诸叛王。十三年(1276,一说十四年),与北平王同被叛王昔里吉劫执,羁留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所。后诸叛王内讧,于二十一年被释归。复任中书右丞相。二十四年,以忽必烈复立尚书省,起用桑哥为平章政事,恃权擅政,“天下大权尽归尚书”,中书省形同虚设,乃于二十六年被迫辞相,只掌宿卫事。任相期间,处事秉公持重,尊用汉族士大夫,力助忽必烈推行汉法、罢黜庸官,选用良才,与权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不法之举作斗争,谏立皇太子,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以加强中央统一管理。大德七年(1303),追谥东平王。有《丞相东平忠宪王碑》以志其功。 ②明朝大臣。蒙古族。初为元朝平章。洪武元年(1368),元军撤出大都后,随帝妥欢帖睦尔退归漠北。十二年(1379),在中兴州的战役中兵败,被俘。获赦,授鞑靼指挥。二十三年(1390),晋刑部尚书,武臣任文职自此始。

猜你喜欢

  • 伊拜

    1594—1658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赫舍里氏。世居斋谷。佐领拜思哈子。太祖时任佐领。天聪元年(1627),受命迎犒察哈尔部来附人户。八年(1634),至科尔沁部调兵随太宗征明。九年,擢正白旗蒙古

  • 云独昆

    见“耶律迭剌”(1312页)。

  • 敖赫达

    裕固语音译,意为“家”、“部落”。一作鄂托克。旧时裕固族社会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分若干户族(西部裕固语称“的尔勤”,相当于氏族)。部落之间原有严格的地域界限,各占一定的区域。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原

  • 丸都县城

    见“桓都县”。

  • 三潭书院

    清末湘西苗疆古学堂。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吉信镇。同治十三年(1874),贵州省署贵东兵备道吴自发回籍省亲时建。因院址临罗布潭、杨柳潭、漆树潭三潭,故名。建筑形式为课堂、宿舍左右对称,画廊、曲栏前后连接之四

  • 朗如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西藏班戈县境内,北越扎加藏布河,南近巴木错湖,东北临安多县,呈南北长、东西窄之长条形,水草丰茂。最初居民仅数户,后纳木错湖畔牧民陆续迁入,遂形成一大部落,定名“朗如”,意为“来自纳木错

  • 塔亭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克题音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今有人考定在黑龙江下游右岸塔巴赫附近。

  • 曹国

    西域古国名。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那密水(今泽拉夫善河)。旧为康居地。国初无主,臣属※康国。康国王令子乌建领之。都城方3里(一作千里),兵千余人。居民好音乐歌舞,善商贾。俗信得悉神。隋大业(605—61

  • 纰论伽罗笃波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职司是外事总管,高于一般“纰论”(外事官)。《唐蕃会盟碑》中有此官名。详见“纰论”(1265页)。

  • 阿拉布坦

    ?—170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称丹津阿喇布坦、都噶尔阿喇布坦。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曾孙。初游牧于科布多等地,为噶尔丹倚任。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为清军战败后,见噶尔丹势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