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宣武灵太后

宣武灵太后

?—528

即胡太后。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之妃。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司徒胡国珍女。初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永平三年(510),生皇子诩,进为充华嫔。延昌四年(515),孝明帝诩即位,尊为皇太妃,寻改尊为皇太后。以诩年幼,遂临朝听政,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朕,独揽大权。受出家为尼之姑母影响,笃信佛教,耗巨资兴建寺、塔、石窟,尤以洛阳城内永宁寺为最,九级浮图宏丽精巧,世所罕见。正光元年(520),为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幽于北宫,归政逊位。四年(523),腾卒,叉被解领军,遂于六年(525)四月,复临朝摄政,继续遣将镇压各地义军,并预征六年租调,民不聊生。与幸臣郑俨、徐纥等相结,专擅朝政,母子嫌隙日深,凡帝所亲信者,皆以事调除之。武泰元年(528)二月,鸩杀孝明帝,立临洮王元宝晖世子年仅3岁的元钊为帝,以便长久专政。四月,尔朱荣以此为借口,引兵进逼洛阳,她落发出家。后与钊俱被荣遣骑送于河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沉杀于黄河。出帝元修时,追谥灵太后。

猜你喜欢

  • 鄂博实

    即“鄂博什”(2051页)。

  • 牙乎甫

    清末民初伊犁富商。维吾尔族。新疆伊犁人。初,因不满清统治阶级压迫,1912年曾慷慨捐助伊犁起义军,对伊犁辛亥革命起了一定促进作用。1917年时拥有资金60—70万。曾以私人财力维持当地物价。后投靠地方

  • 布农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30779人(1975年)。17世纪时仍主要聚居在中央山脉西侧,从事火耕农业,以灰烬为肥料。采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8世纪以来,为了获得新的生产空间,越过中央山

  • 蜀山氏

    蜀人氏族名。《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正妃所生第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据此,近人谓为氏族名,或谓蜀人为汉族的支系。

  • 勐笼土把总

    明清云南车里宣慰使司所辖傣族土职。明宣德间(1426—1435),刀庄霸食邑于勐笼。清雍正七年(1729),叭先随征有功,授土千总职。卒,侄刀阿兴降等袭土把总,传至召叭弄。

  • 社仑

    ?—410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始祖※木骨闾第六世孙,※缊纥提子。原与父率部居柔然西部,据有今河套以北、西到甘肃额济纳河流域,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与父及诸兄弟趁机

  • 贡市

    ①中国各族之间通贡、互市的简称。②各族贡使在京与民间的互市。据文献记载,中国自商朝起,就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官员管理和接待四方民族的朝贡者,设馆居之。至隋、唐、宋称“四方馆”,元、明、清称“会同馆”,专事

  • 札那巴札尔

    ①(1635—1723)清代蒙古语言学家。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官布之子。精通蒙、藏文。康熙二十五年(1686),根据天竺字母和藏文字母创制了索永布文字。用以书写蒙古语,该文字是一种方形音节文字,从左至

  • 源贺

    407—479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

  • 纳合椿年

    ?—1157金大臣。本名乌野。女真族。纳合氏。幼入西京(今大同)学馆,习女真字。后选送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师事教授耶鲁。业成,补尚书省令史,累官殿中侍御史,改监察御史。海陵为相,荐为右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