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室韦

室韦

东北古族名。北魏时始见于记载,初译作失韦。蒙古语,森林之意(一说即“喜桂图”音转,或说为“锡窝”音转)。《北史》等称其“盖契丹之类”,源出东胡;《新唐书》作“丁零后裔”;实际它包括了许多操通古斯语的部族(也有说它是春秋战国前原居中原地区的“豕韦”)。今有人提出,其族系可分3部分:西部大室韦属突厥系统,中部属东胡—鲜卑系统,东部和北部属勿吉—靺鞨系统。北齐时(一说隋时)分为5部: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散居在南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带(一作绰尔河以北),北达前苏联结雅河上游(一说扎格德山以南),东到小兴安岭中段及其西南的嫩江中下游西岸,西抵前苏联赤塔地区(一作额尔古纳河东岸)。隋以后见于记载者有20余部(一作25部,实可考者只20部),每部千户至数千户不等。分布范围大体南起今洮儿河,北达外兴安岭,西至石勒喀河流域,东约以前苏联之昔林木迪河、结雅河及中国之嫩江附近一线与黑水靺鞨相邻(或说达于今第一松花江西岸及此以北地区、一说有的地方已过第一松花江到达同江县境)。东魏武定二年(544),始见向中原王朝贡方物,隋唐时频来中原朝贡(一度臣属于突厥),唐在其地设室韦都督府以辖之。有语言,无文字。早期史书说其语言同契丹、库莫奚、豆莫娄,《通典》、《新唐书》又载其同靺鞨,此认识乃缘于其族是一个包括今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的混合体。使用角弓楛矢,过着以集体狩猎为主的生活,辅以捕鱼。狩猎时相聚,毕则散去。南部有些部落已有农业,但尚处在削木为犁、人挽以耕,收获甚薄的阶段。无羊,少马,多猪牛。牛只用以驾车代步,猪为衣食来源之一。冬猎“骑木(滑雪板)而行”。铁很少,从外部传入。无统一“君长”,无赋税,但已有贫富分化。南北朝时首领称“余莫弗瞒咄”(一作“乞引莫贺咄”),父死子继,嗣绝则择贤而立。唐代,史载其共有大首领17人,称“莫贺弗”(一作“莫贺咄”),不相臣制。散处山谷,逐水草相聚而居,多至“数十百家”。屈木以为屋,上盖桦树皮,或动物皮、蘧蒢(草编席)。北部部落冬住土穴,南部夏天则“巢居”。初,父母死,尸置树上,后各部构筑大棚,置尸其上。婚俗:双方相许后,男盗女去,然后送牛马相聘,男再为女家服役3年(一说待有娠),女家分给财产,夫妇载车以归男家。夫死,妻不再嫁。唐末中原乱起,契丹北进,南部部落为其兼并,北部诸部有的开始迁徙:蒙兀(瓦)部初移居今呼伦湖,后沿克鲁伦河流域西迁,发展为蒙古族;大、小如者部西迁至石勒喀河一带;大室韦南迁至贝尔湖,为塔塔尔部先人;辽金史籍中的阴山鞑靼,可能为南迁的乌素固部(一说为和解部)人;留居故地者,大部分被女真、蒙古吸收,与今天的鄂温克、鄂伦春族等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腰站

    指在两个相距较远的驿站之间设置之驿站。清制,台站除正站外,有时亦设腰站,蒙古语称“扎古尔玛克”或“哈必尔噶”,根据人员、设备来区分。一般规定,正站为50家,称“塔宾格尔”,腰站为20家,称“和林格尔”

  • 康吉城

    古城名。又称绥来县北城。位于新疆玛纳斯河东岸准噶尔旧城阳巴勒噶逊附近。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周3里7分有奇,高1.6丈。分设4门:东迎曦、西兆成、北庆丰、南来薰。与※绥宁城南北相峙。两城中间筑墙

  • 谋粘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傣族土司。《元史·地理志》载有该路,但无注释。《泰定帝本纪》泰定二年(1325)有七月诏谕谋粘路记载。《明史·地理志》:“孟定府东南有谋粘路,元泰定三年置”。《读史方舆纪要》:其地在孟定府东南。地

  • 秀容川

    位于今山西西北部云中山、句注山迤西,桑干河、汾河上游和黄河东岸一带。分南北两部:北秀容川为契胡尔朱氏所居,北魏时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当今朔县西北,一说尔朱氏所居秀容应在肆州(治今山西忻县西

  • 圣肃皇帝

    见“劾里钵”(1495页)。

  • 大爨碑

    即“爨龙颜碑”(2590页)。

  • 撒拉口弦

    撒拉族民间弹拨乐器。流行于青海循化、化隆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据《清实录》载,其制作在清代“以铁为之”。今系以铜或银打制而成,呈马蹄形状,直径约1寸左右,重不到5克,中间放置一根又

  • 望海堂

    契丹王朝时期,辽太祖长子耶律倍所置藏书堂名。位置在今辽宁北镇医巫闾山山顶。耶律倍不仅出身显赫,并善文章,喜藏书,工绘画,知音律,精医药,为有辽一代著名的政治人物和文化人物。《辽史》本传称:“倍初市书至

  • 乳茶

    参见“熬茶拜唐阿”(2419页)。

  • 青海所属四十司

    见“西宁管辖四十族”(7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