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拉根仓的故事

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讽刺性的故事集。清朝末年,蒙古族的封建领主制度濒临危亡,蒙古王公贵族在政治上专横残暴,生活上腐朽糜烂,对广大蒙古族民众百般蹂躏和摧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成为产生和流传这种讽刺文学作品的社会现实基础。巴拉根仓是蒙古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化身,是真理和正义的代表者。以巴拉根仓这个贫苦牧民的智慧、幽默和风趣来讽刺、嘲笑、捉弄、批判、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无情地鞭挞和奚落王公、诺颜(贵族)、活佛、巴颜(富人)、��蒙商等。巴拉根仓善于抓住统治阶级的不同弱点,专横者以智取,吝啬者以财攻,最后将他们置于尴尬的境地,威信扫地,甚至丧命,对劳动人民寄予无限同情。故事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情节具有谜语式的特点,曲折多变,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在蒙古地区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有汉译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叙州蛮

    见“溆州蛮”(2285页)。

  • 希亮

    见“耶律希亮”(1313页)。

  • 鄂舒尔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宗教节日。又称乌苏尔、阿舒拉。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的祭典。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孙子侯赛音·伊本·阿里和哈桑·伊本·阿里殉难而举行。后演变为节日。当天,诵经作乐,超度父母亡灵。

  • 小爨碑

    即“爨宝子碑”(2591页)。

  • 叭憨

    见“昆憨”(1409页)。

  • 马重英

    即“达札路恭”(730页)。

  • 四大怀朗

    旧时云南车里宣慰使司署内四个主要官员的统称。包括召领片之下的最高行政首领议事庭长“召景哈”;掌管行政、财政、税收的“怀朗曼凹”;掌管司法、户籍的“怀朗曼轰”;掌管粮米事务的“怀朗庄往”。在宣慰使司署中

  • 陆米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六米。原为村寨所处地名,渐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云县、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踩堂

    仡佬族丧葬习俗。埋葬死者之前举行的一种舞蹈仪式。多在安葬前一日行之。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竿、舞丝刀,边跳边唱。盛行于贵州遵义、仁怀等地。

  • 库不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库不忍耶”,系阿拉伯语“至大者”之意。该派自谓明洪武初年由阿拉伯麦加人穆呼引的尼传到甘肃东乡大湾头(今属东乡族自治县)。随当地居民,改姓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