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木丕勒多尔济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辅国公※车凌巴勒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额驸巴林郡王乌尔衮由阿尔泰征准噶尔於赫色勒巴斯诺尔。雍正六年(1728),父卒,次年,袭札萨克辅国公。八年(1730),由额尔德尼昭运屯田谷於塔本托罗海,继以筑科布多城,受命解运所用铁。九年,随同部亲王丹津多尔济等征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於苏克阿勒达呼。十年,复随额驸策楞败小策凌多布於额尔德尼昭。(位于今蒙古鄂尔浑河畔)。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辅国公※车凌巴勒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额驸巴林郡王乌尔衮由阿尔泰征准噶尔於赫色勒巴斯诺尔。雍正六年(1728),父卒,次年,袭札萨克辅国公。八年(1730),由额尔德尼昭运屯田谷於塔本托罗海,继以筑科布多城,受命解运所用铁。九年,随同部亲王丹津多尔济等征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於苏克阿勒达呼。十年,复随额驸策楞败小策凌多布於额尔德尼昭。(位于今蒙古鄂尔浑河畔)。
旧时云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原存在有舅父的女儿要同姑母的儿子结婚的习惯,为古老血缘婚的遗迹。随着个体家庭的发展,舅父之女常常拒绝同姑父之子结婚。这时,如外嫁,按例应将收入身价的1/3送给姑母,表示
即“拔都鲁”(1364页)。
宋代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率部居今四川越西县东北部,为黎州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都鬼主。庆历四年(1044),遣将军阿济等339人贡马210匹、犛牛1头、大角羊4只、犀株1件、莎罗毯1件
参见“署飒可汗”(2359页)。
民国时期在云南沧源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民国二十五年(1936)置,划分为勐角、岩帅、永和、曼海、班洪五个辖区。居民主要是佤族,其次是拉祜族和傣族,还有部分汉族。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划为镇乡制
拉祜语音译,意为“租种”。旧时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租佃的称谓。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解放前在拉祜族内部已产生租佃关系,出租的土地大多是水田(旱地在拉祜族内部多为“借种”),出租者多是地富阶级,租
即“乾竺特”(1982页)。
1869—1930近代蒙古族民间诗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查汗木仁人。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因家境贫困,7岁被送入林东召当喇嘛,在寺内习经、干杂活,同时开始编唱“好来宝”,曾因讽刺活佛喇嘛,揭露其虚伪
1523—?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简译作那木按、那木孩。孛儿只斤氏。※吉囊第三子,※吉能弟。领右翼达喇特杭锦和墨尔格特巴罕,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始祖。驻牧于榆林边外。嘉靖三十三年
即相扑。参见“布库”(4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