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语

布依语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3个土语,或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土语。3个土语中以黔南土语分布面广,使用人口最多。布依语的主要特点如下:语音:声母有单纯、颚化和唇化3类。大多数地区没有送气音声母,但现代借词例外。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和韵尾组成。在大部分地区,韵尾前面的a、 i、 u、Ɯ4个元音分长短。有的地方,韵尾一k读为—。有的地方长元音后面的—k或—已经失落。声调有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类。促声调的调值和舒声调的调值相近。声调的性质同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相似。汉语借词的语音由于借词的年代不同,读音也不一样。早期的汉语借词保留了中古汉语读音特点,其语音变化和布依语词的方音变化规律基本 相同。近代的汉语借词,是从汉语的西南官话直接吸收的,往往因地区不同,在布依语语音系统外,又分别增加了一些声母和韵母。语法: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的修饰语,除由“二”和“二”以上的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前以外,都在名词之后。有丰富的量词。介词大多来自动词。词汇: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类。单纯词以单音节词居多,多音单纯词很少。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另一种是由词根加附加成分构成的派生词。汉语借词很多。近代借词,多是双音节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词。早期汉语借词,以单音节词居多,而且多数是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方面的名词。有本民族词和借词并存并用现象,也有不同时代借词并存并用现象。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在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80年代初作了修改,现正在部分布依族聚居区试验推行。聚居区的布依族,在日常生活中以布依语为交际工具。城镇附近的居民兼懂汉语的多。公职人员、学生、青壮年人都兼懂汉语,有少数人转用了汉语。杂居于布依族地区的其他民族,有兼懂布依语的,布依族也有兼懂其它民族语的。

猜你喜欢

  • 大漠州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又作大漠都督府。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葛逻禄炽俟部(一作婆匐)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约在今新疆福海县一带(一作在乌隆古河以西地区)。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卡别

    族名。哈尼族的自称之一。散居于云南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和硕特南左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阿喀公贝勒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固始汗玄孙噶尔丹达什率众归清。五十年(1711),封辅国公。雍正元年(1723),叙功晋镇国公。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设1佐

  • 李光进

    751—815唐朝将领。先世为河曲部落稽部人,姓阿跌氏。李光颜之兄。后家居太原。少时投军旅,以沉毅果敢著称。从马燧征战,救临洛,战洹水,屡立战功,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充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赐姓

  • 斡者

    即“兀者”(107页)。

  • 轿站

    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轿站为陆站之一种。站户以轿运送使臣。《经世大典·序录·驿传》:“山行轿,倦者给卧轿”。据《元史·兵志四·站赤》,除江浙行省设轿站35处,有轿148乘外,诸陆站也多配

  • 叶叶水

    见“药杀水”(1603页)。

  • 古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固里河卫,误刻为右里河或吉里河卫。永乐七年(1409)置,在前苏联结雅河上源吉柳伊河流域。

  • 金灵马

    元代蒙古宫廷丧葬习俗。据考古发掘及《元将突拔都随征记》等文献记载,蒙古族古代天葬(野葬)、棺葬(土葬)并行。其土葬则如匈奴遗风,“有棺椁金银衣裘,而无封树”,即不积土起陵,树碑标墓。成吉思汗即行此不封

  • 吴黑苗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许保”(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