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年班

年班

清朝中央政府对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上层王公朝觐所定的一种礼制。规定每年在旧历年前,分班轮流到京朝觐,故称。顺治五年(1648)规定蒙古王公、台吉、都统等于年节朝觐。六年规定,每年于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前到齐。八年(1651)规定分班。以后各族、各地区、各时期作了具体规定。一般内蒙古分为3班,厄鲁特蒙古分为4班,察哈尔蒙古分为5班,外蒙古分为6班。以年班作为绥服少数民族的手段之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议定,朝会不来者罚俸6个月。五十九年(1720)规定,因故、或患病不能来者,应事先报请理藩院复查,如发现无故,托词而不朝,要给予治罪。年班来京蒙古分住内馆、外馆,新疆来京者住哈密馆,其余住四译馆。清朝政府按年班前来的人员提供路费和食宿,名为“廪饩”,依爵位高低规定给予不同廪饩。对于送来的贡品并给予回赏。年班制度是清朝笼络少数民族上层采取抚绥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促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

猜你喜欢

  • 却藏呼图克图四世

    见“罗桑图登热吉”(1424页)。

  • 阿玛阿搓

    云南红河一带哈尼族崇拜的龙树神。每个家族和村寨都有龙树。每年夏历二三月间,各家族、各村寨举行隆重的祭龙树活动,由家族长、村寨头人主持,届时杀牲祭祀,村民饮酒歌舞,狂欢二三日。妇女不能参加。但在元阳县下

  • 白桦法典

    明末喀尔喀蒙古法典。1970年以普日来为首的“苏蒙考古学调查队”,在蒙古国肯特山麓布尔根地方答兴齐楞苏木一佛塔中发现一些法律文书,以蒙文书写于白桦树皮上,长10厘米,宽14厘米,左端装订成册,包括18

  • 都里镇

    古地名。故址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西南老铁山东。是唐与渤海水路来往必经之地。

  • 肖福禄

    1754—1839清朝将领。字寿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20岁从军。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阿桂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继又随福康安征西藏。在东南沿海及江浙两省督师近40年。历任都司、游击、参

  • 梅虫生

    见“西阳蛮”(696页)。

  • 敷答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法坦河所。永乐七年(1409)四月,奴儿干鞑靼首领忽刺冬奴等65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所,与伏里其、乞勒尼2卫同时建立,据考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伏答河流域。

  • 罗桑丹贝尼玛

    1744—1807清代青海瞿昙寺高僧,第二世寺主。藏族。出生于凉州之纳洋。拜贡哇为师,于瞿昙寺学习《集类学》、《中论》、《般若》等。20岁依松巴堪钦受比丘戒。25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扎仓从师隆多喇嘛

  • 李特

    ? —303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字玄休。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汉中杨车坂,号杨车巴。曹操定汉中,其祖※李虎率众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因与氐人杂居,又称巴氐。东

  • 白崖国

    相传为云南古国名。胡蔚本《南诏野史》云:“蒙苴颂居白崖,因地名,号白崖国,传世莫考”,又谓该国立于周时。然无信史可稽。白崖为今云南省弥度县红岩,相传自蒙苴颂始,至其后裔※仁果、※龙佑那、※张乐进求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