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庙丁

庙丁

清代蒙古僧俗封建领主领有的世俗属民和喇嘛徒众的统称。蒙古语称“沙比那尔”,又作“沙比那尔”。清代,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发展,寺庙和上层喇嘛占有一定数量的属民,为寺庙和上层喇嘛放牲畜,做杂役,交纳贡赋。主要来源于世俗封建主从自己属民中奉献,也有因天灾、贫困自动投充者。脱离旗札萨克和王公贵族的管辖,不服兵役,亦不承担世俗封建主的赋役,终身服役于寺庙和上层喇嘛。蒙古大量的寺院和喇嘛上层由沙比那尔供养,他们既要替寺院放牲畜,又要服各种劳役,如运输货物、加工畜产品、修建寺院、准备燃料和食品等,也要向寺院缴纳实物税。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其后裔也不能离开。诸喇嘛旗内的沙比纳尔亦被编入丁册,服兵役,其地位和待遇与札萨克属下的箭丁相同。自同治年间(1862—1874)陕甘回民起义后,阿拉善等旗的庙丁,亦有被征调充军者,但不登记入比丁册。居住于※巴嘎(蒙古旗下的基层组织“队”亦称“什户”)者,受沙比那尔达尔嘎(庙丁长)管辖。

猜你喜欢

  • 沧源

    地名、县名。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南边陲,北接耿马,东界澜沧,西、南与缅甸接壤。唐时属南诏辖地,宋归永昌府,元属木连路军民府,明清时期归孟连长官司管辖,光绪十三年(1887)后属镇边直隶厅。民国年间曾属澜沧

  •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诗歌汇编。经维吾尔族群众长期创作,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音乐、歌舞优点,于※叶尔羌汗国时期(1533—1680年)基本定型。流行于新疆各地。“木卡姆”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大曲

  • 打箭炉志略

    书名。约成书于乾隆(1736—1795)末年。仅见有传抄本,出自前清史馆所藏旧抄本,原本霉烂,多缺字,经近人吴丰培于1979年据四川通志、清史稿疆臣年表加以补订。内分建置、疆域、职官、山川、津渡、城垣

  • 福分地

    清代蒙古族受恩赏所得的土地。一般因有功劳由旗长赏赐其下属官员,称为“福分地”或“上赏地”。承领七八年后,由旗府发给有红印之契约,世袭使用。又,游牧民因定居而占有的土地,也称福分地,世袭使用。乾隆以后福

  • 胡什奇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崇巴噶什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二十八年(1763),首领瓦勒比以其辖地供牧放官厂牲畜,并悉心经理牧群,获四品顶带。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200

  • 察罕丹津

    ?—173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岱青和硕齐。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世居青海。康熙四十年(1701)率部附清,封多罗贝勒。嗣因拉藏汗杀第巴桑结嘉措,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别立意希嘉措为达赖

  • 讨击使

    吐蕃在河陇占领区的驻军将领职称。系地方性职官。唐会昌二年(842),吐蕃达磨赞普被弑后,别将论恐热即任落门川(今陇西县附近)讨击使。拥兵争河陇吐蕃军权,以图实现自立为赞普的目的。

  • 大孩

    即“乌纥堤”(334页)。

  • 者多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方其他十五长官司一道,遣人至

  • 更始

    ①西燕威帝慕容冲年号。385—386年,凡2年。 ②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年号。409—412年,凡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