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芳淀
辽代地名。位于今北京通县之南。据记载,时淀方数百里(一说“里”为“亩”字之误),水面广阔,春时鹅鹜多聚,夏秋盛产菱芡。辽圣宗※耶律隆绪时,辽宋关系频繁,皇帝常驻南京(今北京),尤其是统和二十年(1002)以前,春猎多在是淀举行,遂“居民成邑”,乃于淀侧置漷阴县(今通县漷村)。并在此淀竖先帝景宗※耶律贤和睿智皇后※萧绰石像。由于地理变迁,是淀至明中叶已大为缩小,清代乾隆年间,完全湮没。
辽代地名。位于今北京通县之南。据记载,时淀方数百里(一说“里”为“亩”字之误),水面广阔,春时鹅鹜多聚,夏秋盛产菱芡。辽圣宗※耶律隆绪时,辽宋关系频繁,皇帝常驻南京(今北京),尤其是统和二十年(1002)以前,春猎多在是淀举行,遂“居民成邑”,乃于淀侧置漷阴县(今通县漷村)。并在此淀竖先帝景宗※耶律贤和睿智皇后※萧绰石像。由于地理变迁,是淀至明中叶已大为缩小,清代乾隆年间,完全湮没。
古百越地名。汉置县,三国至南朝齐因之。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汉属郁林郡,晋、南朝宋齐属桂林郡。今为壮族聚居区。
见“穆亮”(2555页)。
见“阿史那结社率”(1241页)。
①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乙辛为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下之一瓦里。此词语亦作人名,《辽史·道宗纪
1913年,美国传教士进入云南车里,贿赂云南地方军阀及当地封建土司,以取得传教的权利。并以办医院,为人治病等手段,诱惑群众信教。傣族民众对其传教活动极为不满,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拒绝参加教堂活动。传教
辽代契丹大字墓志。刻于辽兴宗重熙二十五年(1056)十月二十二日(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已改为清宁元年,此乃刻志者不知改元所致)。墓志一合。盖刻汉文篆字两行“故太师铭石记”;志文刻契丹大字40行,约1800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附郭州(一说府治在渤海后期移卢州),领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5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今东北考古界力主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或说在该省敦化县敖东城;一说在桦甸县苏密城;
1894—1977近代画家。安徽省安庆人。回族。清代末年著名画家郑琳的孙女婿。年青时,即着意临摹院北画派“二郑”(郑栅、郑琳)之笔法,数年尽得其妙,与郑门弟子余沐湘并誉为“郑氏真传”。1937年举家徙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拉巴噶什、萨拉巴哈什、布库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众千余户。首领齐里克齐(又作奇哩克齐)当年遣子鄂霍拉克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驻牧伊犁西南鄂尔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