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御制惠远庙碑

御制惠远庙碑

碑名。清世宗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建驻锡庙碑。雍正六年(1728),因西藏阿尔布巴之乱,移七世达赖喇嘛于理塘。次年,诏于打箭炉西北之噶达城(藏语音译,今乾宁县城)建寺,八年(1730)建成,赐名“惠远庙”,藏语全名为“噶丹央拉金巴当雄祖拉康”,意为“具喜遍施经堂”,移达赖喇嘛驻锡。九年(1731),雍正帝为该庙撰文刻碑,该文收于《卫藏通志》内。主要记载清廷兴黄教的政策,弘扬佛法,多建庙宇,以“佐助王化”。该庙仿西藏大昭寺而建,耗银40万两,方形院落,边长200丈,围墙高1丈,内经堂1座,高3层,达赖喇嘛寝宫辉煌,殿堂、楼房千余间,平房400间。达赖喇嘛居此6年,闻习佛法,修持本尊,广施教法,于雍正十三年(1735)返回西藏。对研究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以及藏、满两族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公中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 异密

    阿拉伯语amir,音译。又译作“艾米尔”。意为“首领”、“统治者”、“国王”。※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时期意为“军事长官”、“将军”,主要用于称呼游牧军事贵族。他们往往掌握部落或氏族的一定数量的民兵

  • 哈尔萨卫

    见“哈儿速卫”(1638页)、“哈失卫”(1632页)。

  • 刘承钧

    926—968五代时北汉国皇帝。954或955—968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北汉世祖※刘崇次子。少颇好学,工书。乾祐四年(951),父称帝后,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寻率兵攻晋、隰2州,不克而

  • 塔奔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土司衙门伙食管家。管理“塔约”(炊事员)、“色尔委格格”(背水)”等工作。还要轮流到官寨执勤,每次1人,每月工资粮1斗10批,自备口粮,(实际上在土司伙房吃饭,并不给粮食

  • 尔慎

    见“好儿趁”(937页)。

  • 耶律朗

    ?—951辽代初期将领。字欧新。契丹族。为季父房※耶律罨古只孙。史载其性轻佻。以力壮,人称“虎斯”(契丹语“大力”),遇战倍勇,攻必求克。太宗天显年间入仕。会同九年(946),在南下灭后晋战中,奉命驻

  • 突吕不部

    ①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为汗),整顿为20部,突吕不部为其一(有人以为由※集解部发展而来),由塔里古统领。原领3营,整顿后,分1营与其弟航斡为※突举

  • 释仁贞

    渤海王国官员(一说为僧人,名仁贞,冠以释)。唐元和九年(日本弘仁五年,814),随王孝廉等赴日告定王大元瑜丧,任录事。次年正月,同受日天皇宴迎、赐官位。五月,返回途中遇逆风,延至第三年始归渤海。工诗,

  • 昔木土脑儿之战

    元世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叛军的战役之一。昔木土脑儿为漠北地名,又译失木鲁、失木里秃、失亩里秃、失木秃、失门秃,意为“有蚊之地”,位于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南部。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于开平(今内蒙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