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必兰纳失里

必兰纳失里

?—1332

元朝官员、佛经翻译家。又作必剌忒纳失里、毗奈耶室利。哈密力(今新疆哈密)畏兀儿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幼学畏兀儿文和梵文,后通汉、藏等多族语。研习藏经,博识多才。大德六年(1302),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成宗出家,改赐是名。仁宗皇庆(1312—1313)中,奉诏译梵文佛经。延祐(1314—1320)间,赐银印,封光禄大夫。译进诸国朝贡表文,深得仁宗赏识,授开府仪同三司兼领功德使司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赐金印,特授“沙津爱护持”(意为“总统”),兼诸国引进使。文宗至顺二年(1331),加号“普觉圆明广照弘辩三藏国师”。次年,与安西王子月鲁帖木儿等谋叛,坐诛。被抄没之人畜、土田、金银货贝、邸舍、书画器玩及妇人七宝奁具,价值巨万。曾将汉文《楞严经》、梵文《大乘庄严宝度经》、《乾陀般若经》、《大涅槃经》、《称赞大乘功德经》、藏文《不思议禅观经》译为蒙文。又将僧俗法规编纂成书,部分内容收于明末库图克图重编之《十善白史》中。

猜你喜欢

  • 辽东城

    古地名。东晋末高句骊据有辽东地区后,以故辽东郡治襄平城在辽水(今辽河)东改名。故址为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隋炀帝征高句骊曾进围此城。唐太宗为攻此城,曾与士卒同运石“填堑”。攻克后,城内有户4万,以其地为

  • 流求

    古地名。亦作琉球、留求、琉求。始见于《隋书·流求传》,宋、元仍作此称。学者多主张为今之台湾,一说为今冲绳。明代改称东番。

  • 理藩部

    清末掌管蒙古、新疆、西藏边疆少数民族及宗教事务的机构。清末实行新政,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由理藩院改置。并陆续调整该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三十三年,东北地区改置行省后,东三省总督下设蒙务局,

  • 乌秅

    西域古国名。又作权于摩国。王治乌秅城(今新疆莎车县西南巴达克山中)。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90,口2700余,胜兵740。居民处山而聚,积石为屋,耕作石间,产小步马、驴及白草。宣帝

  • 马思齐

    明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工诗,诗作风格清新。著有《早间堂诗文》问世。

  • 安息

    西域古国名。音译帕提亚。位于里海东南,相当于今伊朗东北和土库曼南部。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信琐罗亚斯德教(袄教)。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王治番兜城(百牢门)。不属都护。地产稻麦、葡萄

  • 白纳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元为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隶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并入中曹蛮夷长官司,隶贵州宣慰使司及四川行省。永乐四年(1406)置白纳长官司,治仍旧。境内

  • ?里尀

    见“辖里时”(2445页)。

  • 爨僰军

    元代云南土兵。简写作“寸白军”。南宋宝祐二年(蒙哥汗四年,大理国段兴智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古军灭大理国。翌年,以当地僰(今白族)、爨(今彝族)组成该军,有兵数万,仍由降臣段兴智、

  • 嫩真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温真。蒙古※都儿鲁斤诸部之一,据拉施特《史集》载,为乞里克讷惕部之一个分支。亦出自额儿古涅昆(今额尔古纳河流域)。原依附于札只剌部札木合,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约宋淳熙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