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约
藏语音译,意为“差奴”。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藏族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囊生”相似,无任何生产资料,在农奴主家中终生为领主服务的奴隶。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差巴(支差的人)、堆穷(小户)以及收养的孤儿和流浪者。多从事家务劳动,少数参加生产,从事放牧、耕作及各种杂役。无人身自由,领主有权将其赠送、转让、出卖,甚至处以各种刑法。民主改革后,已不存在。
藏语音译,意为“差奴”。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藏族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囊生”相似,无任何生产资料,在农奴主家中终生为领主服务的奴隶。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差巴(支差的人)、堆穷(小户)以及收养的孤儿和流浪者。多从事家务劳动,少数参加生产,从事放牧、耕作及各种杂役。无人身自由,领主有权将其赠送、转让、出卖,甚至处以各种刑法。民主改革后,已不存在。
宋至清对部分黎族的称谓。最早见于《桂海虞衡志》:“(海南)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四傍,号为黎人,内为生黎,外为熟黎”。指居处接近汉族地区,较早接受汉人经济文化影响,不少能半通汉语,时出与汉人互市,先后归属
?—338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庶子。初为车骑将军,屯江阳(今四川泸州市)。成汉玉衡二十四年(334),父卒,对从兄弟李班即位,心怀不满,乘奔丧之机
我国阿尔泰语系满洲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对其原始巫师的称呼,萨满教亦由此而名。同一语系不同语族中的称呼各不相同,突厥语族称“喀木”、 “巴克西”或“奥云”;蒙古人称其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奥德根”;达
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建泉州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本名林载贽,后改姓李,字卓吾,又字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祖辈皆从事航海贸易或担任翻译。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历任教谕
1896—1981著名蒙古族化学家。又名杨绍曾。杭州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曾任四川学台。6岁随父赴济南,11岁随家抵天津,1910年考入清华学堂。学习8年,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1918年夏,赴美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蒙、汉文对照刊物。由巴达尔呼发起,特克新加布任编辑。于1912年11月1日创刊,石印,大32开,半月刊,正蒙书局印刷。刊名取“五族大同”之义。内容有命令、法规、评论、专载、国内外新闻等
金代女真人职衔名,社会组织与军队单位名。本为女真人统军首长,金建国后逐渐演变为爵衔名及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组织名称。详见“猛安谋克”。
即“波路”(1516页)。
见“铁失”(1875页)。
13世纪藏族学者。以故事体裁注释格言的开创者。萨班衮噶坚赞的《萨迦格言》问世后,为人争相传颂。为使精炼而寓言丰富的格言能为人易懂,他对有关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用故事体裁逐一注出。使格言含意更加明确,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