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善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年祭祀一次。12年祭者在水历龙年十月(农历六月)举行。6年祭者在子、午年举行。拜祭仪式由大公主持,选6位“坐善者”端坐在善石四周,6位水书先生念咒祈祷,让公鸡啼叫,以求下雨。一切祭物皆由7个祖公之家族分担。其俗盛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年祭祀一次。12年祭者在水历龙年十月(农历六月)举行。6年祭者在子、午年举行。拜祭仪式由大公主持,选6位“坐善者”端坐在善石四周,6位水书先生念咒祈祷,让公鸡啼叫,以求下雨。一切祭物皆由7个祖公之家族分担。其俗盛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骁骑校。康熙十三年(1674),随定西大将军董额征吴三桂。由陕西进兵,败敌总兵高定、蔡元德、石存礼等,有敌自山而下直逼营濠,继率本甲喇兵随董额连败敌逼营之军,又败总兵王继正
即“移剌履”(2066页)。
僜语音译,意为“世代居住于此地的主人”。※僜人先民之一。自称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最早的居民,故称。后与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北部)迁来的一支古老居民相融合,发展成为僜人达让支系。至
见“真寂庙”(1819页)。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居工布地区。其成员代本奥绒巴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当雄反击准噶尔战争中牺牲,其子继之指挥拉藏汗之工布地区藏军,六十年(1721),任代本。另一成员工布第巴奥绒巴之子,为
?—前49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本侍从※呼韩邪单于,后逃至匈奴右地,收得两兄残余兵马数千人,于宣帝黄龙元年(前49)自立为伊利目单于。不久即为郅支单于攻杀,部众5万余人为郅支所并。
蒙元时期对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的总称。汉文史籍又作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均系蒙语oirad异译。初分布于今德勒格尔河至叶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为八河流域。过着以狩猎为主、辅以渔牧的生活,为※“林
原出自敦煌,今存武威文管会。木简共4支,长方形,有木柄可持。藏文颂佛祈祷文分别写在4支木简上,内容为祈求智慧增长、疾病消除、畜产繁殖。所敬之神佛主要是龙神及观音菩萨诸眷属,其中也提到一名本教神尧辛。从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一作黄头部。《旧唐书》等只泛称诸部“并在柳城郡(治今辽宁朝阳市)之东北”数千里,该部位于※岭西室韦之东南,无详址,故所在无定论,约有6说:一说约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为中心,散居
?—1659清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二年(1637),率百余壮丁投清,授牛录额真,编入蒙古镶白旗。寻擢一等侍卫。至顺治元年(1652),累升本旗固山额真,授世职云骑尉。十年,与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