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武军
①军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唐在鲜卑拓跋部故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设振武军节度使,军政合一,镇守该地并防御※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唐亡,其管辖区相继被西突厥沙陀部、契丹族占据。 ②地名。因唐肃宗时在古盛乐城设振武军节度使,管辖※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平原),故白道川又称为振武军。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①军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唐在鲜卑拓跋部故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设振武军节度使,军政合一,镇守该地并防御※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唐亡,其管辖区相继被西突厥沙陀部、契丹族占据。 ②地名。因唐肃宗时在古盛乐城设振武军节度使,管辖※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平原),故白道川又称为振武军。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见“阿鲁必河卫”(1238页)。
朝鲜语音译。即朝鲜族男、女穿的短上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均为斜襟,无纽扣。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男子上衣较女子的长些,袖口也宽。女子的上衣较短,仅及胸部。袖子在肘关节以下为上宽下窄。在
见“忠贞可汗”(1414页)。
书名。有关西藏宗教史书。由驻藏帮办大臣钟方于道光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842—1844)间编成此书。该书虽较简略,然在道光时,已属佳著。内容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禅师世系外,尚有哲布尊丹巴、济咙、
元朝将领、勋戚。蒙古亦乞列思氏。※忽怜驸马之子。以英武著称,年15,随军征叛王乃颜。初尚宗室女撒儿塔陈公主。后随晋王甘麻剌及海山镇守漠北,讨叛王海都、笃哇。成宗大德五年(1301),配合诸军败叛军于哈
?—1655清初大臣。蒙古族。姓傅察氏。原系乌喇特部人。天命七年(1622),率属众归后金,授二等参将世职。天聪八年(1634),从军征明,破万全左卫,以功受赐。九年,略明锦州。崇德二年(1637),
蒙古语音译,又译阿兀鲁黑,《元朝秘史》汉释为“老小营”。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守后方或随军的家属、辎重之总称。《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依蒙古定制,男子充军出征,妇孺则按千户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天兴国君主。白蛮(白族先民),剑川节度宁北城佉逸塝(在今云南洱源县邓川北)人。白蛮大姓之一,世代为南诏显贵。明代杨慎《滇载记》谓其在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时即为清平官。唐
?—520南北朝时期柔然可贺敦(王后)。或误作“候吕陵氏”。出身于※俟吕邻部。柔然汗国兴起后,该部投柔然,成为柔然的一个部落,并与柔然贵族通婚。北魏太和九年(485),豆仑继柔然可汗位后,她与之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