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

贵州44大土司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南诏陷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入播,授武略将军,据播州地,世袭其职。5传至扬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嗣,官至德州刺史。又7传至杨轼(第十二代),子杨粲袭职。累官沿边安抚使。历传杨价、杨文、杨邦宪(第十六代),皆仕宋,为播州安抚使。元至元十三年(1276),杨邦宪应世祖诏谕,奉版籍内附,授为龙虎卫上将军、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传子杨汉英,赐名赛因不花,历授宣抚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卒,追封播国公。子杨嘉贞袭职。又传3代至杨铿。明洪武五年(1372),入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章等,仍以其为宣慰使。子杨升袭职。永乐七年(1409),以草圹、黄平、重安所辖当科、葛雍等12寨少数民族归附。升传杨纲。正统十四年(1449),纲老疾,以子杨辉代。景泰七年(1456)讨铜鼓,五开等地苗民起义。成化十年(1474),以子杨爱代职,率兵征苗民起义。弘治十四年(1501),又出兵征讨彝族米鲁暴动。后历杨斌、杨相,其间嫡庶相争数世。嘉靖二十三年(1544),相子扬烈袭职。传子杨应龙。万历二十九年(1601),应龙叛乱失败,穷蹙自缢。自杨端至杨应龙共传29代,历725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明廷分播州地为2,置遵义府(属蜀)、平越府(属黔)。关于杨氏祖籍,另有会稽说或泸叙2州边徼羁縻州之少数民族等说。

猜你喜欢

  • 夸兰蘑菇

    满汉语合称,菌类生物名之一。“夸兰”,又作“夸阑”,满语音译,意为“军营”、“庭院”或“工场”、“库场”等。加“包”(意为“家”),满语“夸兰包”,意为“营房”、“兵房”或一般居民屋等。营房或住所的周

  • 买国良

    ?—1748清朝将领。四川西昌人。回族。由行伍出师西藏,累功至署守备参营将事。乾隆十二年(1747),随川陕总督张广泗等出征金川,设伏攻克色底碉。次年又随任举再征,连克牛厂、乌撒山、石碉木城,色尔力石

  • 功嘉葛剌思

    即“胆巴”(1712页)。

  • 扎什

    ?—1704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固噜思奇布次子。康熙十一年(1672),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十四年(1675),拒附察哈尔部布尔尼叛,告

  • 大陈林

    渤海国宗王。天成元年(926)正月(一作四月),奉命率百余人朝后唐,贡人参、昆布(海带一类水藻)、白附子及虎皮等方物,还进女口。旋闻国亡,遂奔王氏高丽国。

  • 载初

    大燕皇帝安庆绪年号。757年正月至十月,凡1年。

  • 太学

    亦称大汉太学。西夏学校之一种。仁宗人庆二年(1145)设,仁宗亲自参加向先圣先师祭祀礼仪,对师生分别给以赏赐。

  • 木雅语

    我国四川省部分地区自称“木雅”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九龙等县,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5万左右。木雅语分东、西两个方言。

  • 期期

    见“希期濮”(1101页)。

  • 旄牛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越巂羌。以盛产牦牛而得名,毛可为毦,是贵重物品。原居河湟间。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徙居越巂水下游。武帝元鼎六年(前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