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宗德庆巴·洛桑旦增坚参
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森格雄地方。从格西喜饶旦增受戒出家。10岁以夏茸身份入隆务大寺经院学习。20岁从江龙赤干受近圆戒。曾任时轮经院教长,密宗学院法台,整修密宗佛殿。嘉庆十四年(1809),任磋庆大会堂堪布。勤奋修持,不分昼夜,遵守戒律。著有《马头明王法》和《时轮金刚自诵法》等。
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森格雄地方。从格西喜饶旦增受戒出家。10岁以夏茸身份入隆务大寺经院学习。20岁从江龙赤干受近圆戒。曾任时轮经院教长,密宗学院法台,整修密宗佛殿。嘉庆十四年(1809),任磋庆大会堂堪布。勤奋修持,不分昼夜,遵守戒律。著有《马头明王法》和《时轮金刚自诵法》等。
清末教育家、文学家。一名仲律、字雪斋。甘肃兰州府全县(今榆中县)人。回族。咸丰三年(1853)乡试中举,同治十二年(1873)中进士,授知县。光绪(1875—1908)初任兰州五泉书院山长。娴熟儒家文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居热河(今河北省承德一带)额鲁特人专称。准噶尔部台吉达什达瓦及伯格里属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达什达瓦寡妻车臣默尔根哈屯率众迎降。同年秋,因阿睦尔撒纳引兵作乱,率众
见“兰河卫”(623页)。
解放前广西一些壮族地区地主对农民的一种剥削方式。农民在青黄不接或遇困难时,若向地主借贷,得以田里的青苗作抵押,庄稼成熟后由债主收获,属高利贷剥削性质。
?—392高句骊国第十八世王。亦称於只支。小兽林王※丘夫弟。晋太元九年(384)兄死,无嗣,因继王位。南与百济,西与慕容氏抗争。次年夏,发兵4万陷辽东(治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玄菟(治今辽宁沈阳市东,
古地名。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国设置,管理渭水上游绵诸、邽、冀、䝠、狄等戎。治所初在陇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天水郡以后,东部属县归天水郡,西部属陇西郡,郡治移至狄道(今
景颇语音译。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外甥娶舅父之女时跨越长幼序列而所送之赔礼牛的称谓。在景颇族地区外甥有优先婚配舅父之女儿的权力,但婚配时必须先长后次,若择配时越过未嫁长女而娶次女,得给其姐姐送1头牛,以作
?—913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字涅烈衮,又记作涅里衮。迭剌部人。为懿祖※萨刺德孙,耶律帖刺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同族叔父。时处契丹开国前夕,统治者内部争权斗争激烈。痕德堇可汗在位时,他因不
见“萧敌鲁”(1998页)。
清代经营旗地生产的农庄成员。实系农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部分“降民”、“来归者”编为民户,编入各种庄田,从事农务及各种徭役,故称。初制,皇庄、王庄乃至旗下官庄,每庄设壮丁10名(或15—20丁),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