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兰人
见“多伦人”(849页)。
见“多伦人”(849页)。
见“敌烈部”(1882页)。
清代傣族的他称。明初百夷分大百夷和小百夷,前者主要指滇西德宏等地区的傣族,后者主要指滇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清时将“大百夷”改称为“旱摆夷”,史谓其人山居,性勤劳;将“小百夷”改称“水摆夷”,说其人性
?—1788清朝大臣。字钦斋。汉军镶黄旗人。二等伯、额驸李永芳四世孙,李元亮子。乾隆初,以荫生授印务章京,累迁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十七年(1752),调热河副都统。后历任工部、户部侍郎,署广州将军、两广
?—1223?金将领。本名达吉不。盖州(治今辽宁盖县)猛安人。女真族。完颜氏。金章宗时,从丞相完颜襄戍边,功最,授同知德州防御使事、武卫军钤辖,转宿直将军、深州刺史。泰和六年(1206),从左副元帅完
1628—1654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母叶赫纳喇氏。顺治元年(1644),封多罗承泽郡王。从豫亲王多铎追击李自成义军,战于潼关。二年,俘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三年,从征蒙古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自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因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遂以方位称洛阳为东京,北周、隋、唐因之。唐宝应元年(762)置五京(五都)后
官名。明清在少数民族地区离县城、市镇较远之关津要隘处所置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土民首领、头目、武官属员或遴选精干土兵为之,秩从九品,负责防守,缉捕盗贼,盘诰奸伪。隶属于州、县官。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鸿化寺、弘化寺,藏语称“作摩卡”,意“犏牛城寺”。在青海民和县转导村。初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赴京,封“大慈法王”,途经此地,授记建寺,由其徒释迦崔
1901—1968又化名吉岱峰、王西、赵福等。内蒙古土默特旗三两村人,蒙古族。8岁起读私塾,1915年入土默特高等学堂。“五四”时期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参加和领导学生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入归绥中学
唐吐蕃山南地名,即匹播城、勃令驿及青哇(达孜)之别译。参见“勃令驿”(15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