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四光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人。父名卓侯,后改姓李。原名李仲揆,少年赴省城投考学堂,改名李四光。学习成绩优异,15岁破格选派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22岁参加官考为工科进士。29岁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30岁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发表科学专著《中国北部之蜓科》,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积极筹备地质学会,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被推选为副理事长,第二届和第三届连任理事长。1922年5月发表《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1928年1月创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四届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毕生致力于古生物学、冰川学、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重力作用的理论。经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创立了一门新的地质力学,用地质力学观察地壳运动现象及起源,探索并解决地壳问题。并借以找出矿产分布的规律,根据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提出东北、华北平原石油储量丰富的科学预见。根据他的理论,相继发现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新华夏海的起源》等,被称为地质力学之父。

猜你喜欢

  • 塔葬

    藏族地区葬俗中最高的一种葬式,佛教有名望的活佛和僧侣死后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之俗。其葬法:(1)较为普遍的是将火化的骨灰埋在砖塔内。(2)将骨灰盒或部分遗骸放在“灵塔”之塔

  • 赵信

    西汉时匈奴王。原为匈奴小王,曾于军臣单于(前161—前126年在位)时任国相。汉武帝元光四年(前131)降汉,封之为翕侯。元朔六年(前123),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击匈奴,为前将军。独遇单于军,兵败,士兵

  • 察罕托洛亥

    地名。又作“察罕托罗海”,蒙古语,“察罕”谓“白”,“托洛亥”谓“头”,意译为“白云山”。亦名察罕城。位于青海省哈拉图西,南滨倒淌河。清圣祖亲征噶尔丹,遣使宣谕青海诸部,会盟于此。雍正元年(1723)

  • 甲首

    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头人之一。亦称甲头。据《台湾府志》:“次于土官者曰甲头,凡差拨之事皆其经理”。通常每一村社设一人,由土官或通事委任,但有由理番厅给领戳记者。主要职责是协助正、副土官办理公务,约束社众

  • 后晋神元皇帝

    见“臬捩鸡”(1890页)。

  • 冷支

    见“令支”(578页)。

  • 长子出征

    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又称“拔都西征”。元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汗召集诸王大会,定议出兵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兵,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遣长子从征。因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

  • 牡帕密帕

    拉祜语音译。书名。云南省拉祜族民间文学代表作,著名长篇史诗。由《勐呆密呆》、《雅卜与乃卜》、《勐属密属》3部分组成。开篇铺叙天神“厄霞”开天辟地和创造人类与万物,继而讲述雅卜与乃卜兄妹在狩猎采集的原始

  • 不鲁罕丁

    见“夏不鲁罕丁”(1851页)。

  • 洞人

    侗族旧称。又称“洞苗”、“洞民”、“洞家”。与古代“仡伶”、“伶”和“峒人”有直接渊源关系。分布在今湘、黔、桂交界的广大地区。清初仍行土司制。道光(1821—1850)后已基本改土归流。语言大体同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