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杰瓦尚波

杰瓦尚波

1419—1482

明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第一世活佛。嘉绒夏王贝木宗人。藏族。出身贵族之家。初拜仁钦贝为师,受沙弥戒,赐法名为米旁杰瓦尚波,学习《三律仪取舍论》等五部经典。后学习密乘,获学位,授徒传法。正统八年(1443),壤塘地震,殿宇倒塌,负责重建喇章扎西林,内供高大弥勒佛像等,恢复壤塘寺,后于故乡倡建萨拉尚旦寺、康萨寺、贝旦扎西岗寺、草墩寺等,又兴建许多小庙,壤塘寺影响因以扩大,壤塘县和嘉绒地区部分上层皆为其施主。成化八年(1472),明廷遣使封之为“善悟灌顶国师”,并赐象牙印信。

猜你喜欢

  • 小策凌敦多克

    见“小策凌敦多布” (153页)。

  • 家支头人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首领。有两种:一称“德古”,意为“善于辞令的尊者”,是诺伙奴隶主专政的执行者、地位较高;一称“苏易”,意为“为大家办事的尊者”,地位低于前者。“德古”须熟悉家支谱系和历史典

  • 奚秃里太尉

    见“秃里”(1082页)。

  • 丙子之变

    清攻明之战。天聪三年(1629)间,清军已两次征明,皇太极为解除攻朝鲜的后顾之忧,于崇德元年(1636)五月,命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超品公额驸扬古利等统兵征明,训以“始慎终怠”,遇

  • 中所土千户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喇瑞麟归附,清准其请,袭原土千户职,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中所。嘉庆至

  • 青崖集

    书名。元魏初(1232—1292)撰。5卷,初,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因以名集。少辟中书省掾吏,被荐于朝,世祖忽必烈以其为故臣之子,授国史院编修,寻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

  • 那吾鲁孜节

    哈萨克族传统节日。又译讷吾鲁孜、那吾肉孜节。哈萨克语,意为“新年”。与汉族“春节”意义相类似。一般在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举行。届时,每家都要用大米、麦子、小米、奶疙瘩、牛羊肉等7种食物做“库吉”(年饭),

  • 忙忽惕

    即“忙兀”,为复数。见“忙兀”(880页)。

  • 移剌阿撒

    见“移剌温”(2066页)。

  • 夜郎自大

    成语。典故出自汉代。西汉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遣王然于等出使西南夷,求通身毒国(今印度)。至滇,滇王与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后用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