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武昌清真寺巷清真寺

武昌清真寺巷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鄂城清真寺。寺在湖北省武昌清真寺巷。传说创建于唐贞观初年。寺原在望山门内,建于明代,乾隆十六年(1751),迁建于此。寺宽17丈,长15丈(约合2800平方米)。明末清初著名伊斯兰学者※马铨(1596—1678)曾在此任教长。该寺特点是:大殿为六方重檐,周围廊式,体积大,为国内少有。左右讲堂及侧厅,全是前出廊,成天井回廊形式,最为古老,且富丽堂皇。大殿前二门为砖砌墩台,中有门洞,台上原有邦克楼(又称宣礼楼),并有穿廊通连大殿,乃明代建筑形式。清代曾重修。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本侵略军损毁。

猜你喜欢

  • 莫曳皆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新唐书》接窟说部后称,“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史界对“稍东南”指从黑水部还是窟说部理解不一,所在今有众说,一说约在今库页岛东南部,一说在库页岛南部和锡赫

  • 刀赋

    赋税名。明朝官府向畲族农民征收的一种赋税,因其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刀是畲民的主要生产工具,即规定以刀的多寡为征收山赋的标准,所谓“论刀为准”,“论刀若干,出赋若干”。

  • 巴勒喀什淖尔

    即“巴勒喀什池”(417页)。

  • 背壶

    见“穿带壶”(1760页)。

  • 藏语音译,又作“本”,意为“官”。清松筠《西招图略》载:“藏之领兵官曰琫”。清廷于西藏设藏族兵3000,由琫统领,每25兵设定琫1人,5定琫设甲琫1人,2甲琫设如琫1人,2如琫设戴琫1人。共设四品(不

  • 车伊洛

    见“车夷落”(278页)。

  • 多尔机昂邦

    亦作多罗机按班。官名。满语音译。“多尔机”,意为“内”、“中”、“内部”等。加“衙门”,为“多尔机衙门”,即清廷中枢机构一内阁。加※“笔帖式”,成“多尔机笔帖式”,即“中书”,掌金册、银册、诰、敕、内

  •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

  • 会盟制度

    古代诸侯之间的集会、订盟。时以霸者为主,临时聚会于一地,按霸主意旨或共同利害,相与结盟。《史记·秦纪》桓公十年:“当是之时,楚霸,为会盟合诸侯”。清代利用此种形式,加强控制和监督各旗蒙古王公与群众,形

  • 回回钦天监

    见“回回司天监”(7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