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汉军

汉军

指由汉人组成的军兵。辽、金、元、清皆有此称。 ①辽汉军由枢密院统领。侍卫军中有专设的兵种,称“汉军侍卫”。辽阳路东京兵马都部署司统有契丹、奚、汉、渤海四军,由汉军都指挥使司统汉军。 ②金汉军初沿辽制,设枢密院总领。后定签军之制,“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签充的汉军分驻南京等11州及边境38州。海陵王正隆间(1156—1161),曾罢废诸路汉军,而所存者犹有威勇、威烈、威捷、顺德及“韩常之军”等号。后又恢复。③元汉军指原金境之汉人、契丹、女真等族组成的军兵,亦称乣汉诸军。俘降的南宋军兵称新附军,不称汉军。 ④清汉军指入关前投降满洲或被俘,并被编入汉军八旗的辽东汉人及其子孙组成的军兵。

猜你喜欢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所经。东至温都尔西里接军台,西接赛音诺颜部中前旗,南接乌喇特中旗,北至额尔德尼陀罗海。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达赖岱青孙礼塔尔归附,次年,授

  • 竹布

    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竹纤维所织之布。据《南方草木状》:“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槌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太平寰宇记》:宋代岭南道的广州、藤州、韶州、端州、循州、梅州

  • 夔龙纹铜方壶

    见“中山王方壶”(297页)。

  • 红苗

    苗族的一支。其名称始见于明代。以其衣裙多杂有红色而得名。自称“果熊”(苗语译音)。操苗语湘西方言。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川东南及黔东等地区。详见“苗族”(1335页)。

  • 石抹也先

    1177—1217蒙古将领。又作石抹阿辛、石抹耶先。契丹族。库烈儿孙,脱罗华察儿次子。年10岁,立志复辽国。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被金征为奚部长,让其兄赡德纳,自匿居北野山。闻成吉思汗起

  • 文种

    春秋末赵国大夫。字伯禽(一作子禽)原为楚国郢城人。曾作宛(今河南南阳)令。后仕越为相国,时人多称大夫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被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欲自刎于此。以“汤系夏

  • 金铜信符

    明代颁与甘、青等地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牌照。又称“金牌信符”、“纳马金牌”、“茶马金牌”。“金牌”、“信符”,原是二物,前者以铜制成,长1尺,阔3寸。后者以铁制成,长5寸,阔2.5寸,上镌刻二飞龙,

  • 纳若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陆得、纳渣、莨峨、他留、他谷、支里等。主要居住于云南省永胜、华坪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弥勒僧格

    ?—1869清代蒙古族起义首领。内蒙古达尔罕王旗人。咸丰(1851—1861)年间,和赵保承(绰号二喇嘛,蒙古人)等发动起义,后与喀喇沁右翼起义首领白凌阿联合,发动蒙汉群众与清军作战,转战各地。同治二

  • 僧格

    ①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 ②(?—1671)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又译僧厄。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第五子。清顺治十年(1653)继承父位。因异母兄车臣、卓特巴巴图尔不服,谋取而代之,彼此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