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汪什代海千户部落

汪什代海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亦称汪什代克族、下汪什代海族。在青海省海北天峻县内。“环海八族”之一。为海西最大藏族部落,有千户、副千户及下辖18个百户。原为黄南鲁本族之一支,住黄河南岸同德羊直乃海散木地方。首领为哇洛,因常渡河抢掠海西蒙古族,清朝派兵征之,后驻牧于今共和县倒淌河一带,部分居阳山称“宁果尔”;部分住阴山称“世木果尔”。后“宁果尔”部投果洛,率众迁兴海地区,遂成上汪什代海部落;“世木果尔”部由哇洛率领迁海西与蒙古交错杂居,被称为下汪什代海。道光三年(1823),西宁办事大臣武隆阿授头人哇洛以千户执照。后黄河沿岸一带藏民迁至天峻县,形成诸小部落,受汪什代海千户管束。后千户绝嗣,以黄河南蒙古亲王亲戚完托入赘承袭。1935年,马步芳于青海地区划分保安区,以汪什代海为第十一保安区,华布藏任保安旅长和千户。下辖环仓、厄化、夏日果、阿日沟、拉果什结、扎查、沙年、特哈、花什江、尕雪、年乃亥、莫合欠、莫合穷、那格扎、多巴娘娃,块日寺、多巴索玛、郭那18个百户部落。部内有阿汉达勒寺、扎查寺、郭那寺3座寺院。

猜你喜欢

  • 史记

    纪传体史书。原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者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前145—前86)撰。130卷。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少好学,及长漫游名川大山,考察古迹,采集传说。父司马谈卒后

  • 东北回民联合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群众团体。1946年12月25日,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成立。以刘振寰为正主任,丁铁石、李子华为副主任,马德宗、丁溪野、高乾元等7人为委员。并在佳木斯、绥化、海伦、北安、四方台、呼兰

  • 乌罗护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乌罗浑国(一说其与乌罗浑为两个不同民族)。来源于北魏时的乌洛侯。《旧唐书》称其在※和解部之东,具体所在众说纷纭:或说在今大兴安岭东侧,北至黑龙江省讷河县,南到齐齐哈尔市的嫩江两岸

  • 越赕骢

    见“越赕骏”(2191页)。

  • 卫藏通志

    清代西藏志书。以记载西藏地区为主兼及甘、青、川藏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袁昶以写本刊入《渐西村舍丛书》。始渐流传。原书不著撰者姓名及成书年代。据考著者为※和瑛(?—1821) (一说作者为松筠

  • 思南镇西等处宣慰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李荡

    ?—30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仲平。其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为巴人。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次子。永宁元年(301),父被六郡流民推为主后,

  • 马古禄班

    ?—1895清末撒拉族、回族反清起义首领。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平民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比西麦干率众起义,围攻循化城,兵败,被执送兰州杀害。参见“河湟事件”(

  • 中山国遗址及墓葬

    战国时期鲜虞中山国的古城遗址及墓葬群。1974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乡)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古城遗址1处、墓葬30座、墓上建筑遗迹2处、车马坑2座、杂殉坑1座、葬船坑1座,

  • 抛绣球

    壮、布依等族青年男女间的文娱与社交活动。亦称“丢糠包”,古称“飞”。每年农历春节、三月三、歌圩或“浪沼”期间举行。绣球由姑娘们用彩绸或花布缝制,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菱形;内塞米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