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法尊

法尊

1902-1980

藏传佛教学者。通称法尊法师。汉族高僧。原籍河北人。武昌佛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主持汉藏教理学院(1930年建于重庆)。毕生研究藏传佛教,被誉为国内西藏学之第一学者(见太虚:《我去过的西藏》序)。1925至1936年间,两次入藏,学经八、九年之久。通藏语文,尤精藏文佛经,曾将藏文大藏经中之缺佚者,由汉文佛经原版译成藏文,以补之,深得藏僧崇敬,被藏人称为法尊格西或仁波切(僧宝)。平生探究西藏佛学,直至80年圆寂。精通英文,是借译西方学者之作而传播的先驱者之一。其著述甚丰,有古代,有当代,有学理,又有治藏之议;有语文之教授,又有纯教义之专述,皆以藏传佛教为中心。所译宗喀巴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最为著名。又有译述之作《宗喀巴大师传》。所著《西藏民族政教史》是一部早期通论性藏传佛教专著,对各教派之特色多有点睛之笔,凡治藏学者无不以此为导引。其《密宗法要》一书为其研究并介绍“藏密”的名著,成为至今研究“藏密”的正宗。因其系僧人出身,又于藏区寺院从师学法,故其语出多珠机之言。其《藏文文法》及《藏文读本》(8册)二书,为国内最早供学习藏语文的专著。深入浅出,并涉及佛教用语,以适应藏学之需和藏族民情,国内早期学藏语者多以此为课本。对近现代西藏社会历史及现状亦深有研究,著有《我去过的西藏》、《现代西藏》等书。解放后在担任中国佛协负责人的同时,仍笔耕不辍,编译《格西曲扎大辞典》,译注《白史》,撰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部分。死后塔葬五台山。

猜你喜欢

  • 兴陵

    ①金代景宣皇帝完颜宗峻陵寝。宗峻为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卒于天会二年(1124)。其长子熙宗完颜亶即帝位后,追封之为景宣皇帝,改葬兴陵。陵址史无明文,当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金太祖和陵之

  • 初波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富裕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富裕农户、个别山主(即地主)。约占总农户的2%。大多为家族长、村寨头人、蓄奴户、乡保长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均占有较多的耕地、牲畜、农具和粮食,有

  • 俅管

    清末在云南独龙河地区设置的行政官吏。独龙河又名俅江,故名。光绪三十四年(1908),一说宣统元年(1909),丽江府阿墩子弹压委员兼管怒、俅两江事宜的夏瑚巡视独龙河地区。独龙族人强烈要求摆脱外族土司压

  • 屯番

    亦作“番屯”。清代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设置的一种捍卫地方治安组织。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将军福康安平定林爽文起义后,认为台湾内山边界险要甚多,为防止汉人入山滋事及“生番”外出,奏请以“熟番

  • 阔力达西

    乌兹别克族婚礼操办人。意为傧相。凡乌兹别克族青年在结婚前,都须找一个比较知心、能说会道、尚未结婚的人做自己的傧相,以处理结婚时的事务。举行婚礼当天,新郎要在男傧相陪同下,坐于房屋中央或角落,边吃、边吹

  •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攻守潼关的战事。以拓跋鲜卑为主建立的北魏,经※六镇大起义冲击,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在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下,相互兼并,征战不息。东魏天平元年(534)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统军夺潼关

  • 范蠡

    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原为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仕越国为大夫。是越王勾践的心腹名臣,处事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幄之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在夫椒被吴所败,勾践被吴军困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 慕家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境。本不受宋朝约束,且常纵火与杀掠宋朝边地居民,又与西夏梁乙埋勾结谋侵宋环州。宋知环州张守约遣兵剿之,擒其首领迎逋及部下36人,余200人逃奔西夏。宋元丰四年(108

  • 角木脚等四寨

    明代藏族古部落名、地名。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理县境。正统六年(1441),四川杂谷安抚司土官舍人定日思伽,派喇嘛编出招致之,其族僧人八当僧结等入朝贡马。赐宴及彩币等物。自此,其族人常入朝。

  • 昆明南城清真寺

    位于云南昆明正义路。始建于元朝。该地附近原有16户回族,就近建一举行礼拜之所,后发展成47户,始正式建立清真寺。时自天方(麦加)来中国传教的40名使者,经云南赴长安途中,一名使者曼苏尔死于云南,葬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