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名。古名参柳水,又名明安河、苏八儿寨河。发源于内蒙古土默特右翼旗西之明安喀喇山,东北流会木叠河、女儿河、哈柳图河,折东南流。全长206公里。清代迄今为蒙古土默特右翼等旗游牧之地。
春秋时期晋国与赤狄皋落氏之间的战争。春秋初,“狄之渠帅”皋落氏居于成周西北、晋都绛东南,即今山西垣曲县一带,与晋紧邻,威震晋都。晋献公在其宠妻骊姬的挑动下,于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将晋国军队分为上下
见“赕”(2219页)。
?—385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堂兄。以雄勇著称,为坚所忌,常为边牧,不得入为将相。初封征北将军、幽州刺史、行唐公,镇和龙(今辽宁朝阳)。自以有灭拓跋鲜卑代国之功,
佤语音译,意为“买来的人”。参见“官教克”(1532页)。
549—610北周、隋大臣。字仲光。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北魏冀州刺史长孙裕孙,平原侯长孙兕子。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元年(572),为通道馆学士。二年,授雍州仓城令,转盩厔令、崤郡守,
※僜人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传说为金身。初与动物为伍,降服野兽。又劈山开地,战胜洪水,迎来太阳。发明了种植,创造了三石灶、石锅。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及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情景。
见“马文义”(163页)。
335—357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5—357年在位。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第三子,《晋书》称其“雄勇好杀”,精于“击刺骑射”。皇始四年(354),东晋桓温率军4万攻长安,生
即“倭赤”(18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