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砫宣慰司

石砫宣慰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天启元年(1621),由石砫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马千乘子马祥麟晋为宣慰使,治石砫(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管辖溪洞蛮民(今土家族等)。明隶重庆府(治今重庆市区),清隶夔州府(治今四川奉节县)。东汉名将马援后裔马定虎于南宋时,以征服五溪蛮之功,受封四川石砫安抚司安抚使。元兴,改称石砫军民府,后复改为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安抚使马克用(马定虎十五代孙)归服,遣子马付德及同知陈世显入朝贡方物。翌年,明改安抚司为宣抚司。后宣抚使马应仁因罪谪戍。宣德五年(1430),以其子马镇为宣抚使。成化间(1465—1487),宣抚使马澄袭职,被杀。十八年(1482),以马徽继袭。万历二十二年(1594),女土官覃氏行宣抚司事,旋由长子马千乘(马克用十代孙)袭职,累功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崇祯时千乘卒,妻秦良玉署司事,以帅部赴重庆平※奢崇明、※安邦彦功,加封夫人。至其子马祥麟袭职时,升宣慰使。清顺治十六年(1659),祥麟子马万年帅众归附,仍授宣慰使。乾隆十七年(1752),宣慰使马孔昭缘事参革,由马光仁护理土务。二十五年(1760),改为石砫直隶厅,降宣慰使为土通判,准世袭,不理民事。二十七年,马图昭袭土通判。四十五年(1780)斥革。次年,命马祐昭仍袭土通判,领号纸一张。民国二年(1913),废土官,降为县。

猜你喜欢

  • 察哈尔正红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正黄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红

  • 翁村

    解放前京族地区的乡村首领,类似村长。负责处理村中一切事务,解决争端,对外交际,筹办“唱哈”节及公益事项,执行祭祀、召集会议,宣读和执行村约等。由村内有名望的老人组成的“嘎古”集团推选能说会道、有办事能

  • 瓯昆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瓯昆为※五院部下之一石烈。居北方※乌古地, 《辽史·食

  • 目脑脑

    又称木脑。过去景颇族地区最隆重的祭典仪式,即祭“木代鬼”。木代鬼被视为最大的“家鬼”,又是“天鬼”之一,权力最大,只有山官才能供奉。一般四五年祭一次,每次行祭数日,由山官主持,举祭时辖区内百姓都得参加

  • 王罕

    ?—1203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又译王汗、汪罕、翁汗。名脱里,又作脱斡邻勒。忽儿札胡思杯禄汗子。幼年曾先后被蔑儿乞人、塔塔儿人掠去为奴。素与弟(一作叔)台帖木儿、不花帖木儿不睦,分地而治。父卒,嗣

  • 阗颜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寘颜山。约为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支。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汉大将军卫青渡漠击匈奴,大败单于兵,北追至其地而还。

  • 顶圈

    朝鲜族传统的辅助搬运工具。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稻草或布制作,呈圆圈状。一般为农村妇女使用。当搬运瓦盆、包裹、篮子、筐等物体时,先将顶圈垫于头顶,然后再将物体置于顶圈上。不仅可以使物体放置平稳,亦可缓

  • 柔然国师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设立的僧官。南朝人称之为芮芮国师。柔然兴起后,佛教自北魏、南朝、西域及印度传入柔然,得到柔然贵族的信仰和支持,可汗婆罗门的名字即与佛教有关。外来僧人不仅在柔然传教,书写经卷,亦得到任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博郭温都尔接中左翼左旗界,西至拜察克什山梁接赛音诺颜部右末旗界,南至多木达萨木噶勒台接赛音诺颜部右末旗界,北至爱拉克诺尔接左翼左旗及军台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

  • 札剌儿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札剌亦儿、扎剌儿、押剌伊而、札腊尔。游牧于鄂嫩河东、克鲁伦河北。为漠北强部之一。分为札忽惕、脱忽剌温、弘合撒兀惕、古篾兀惕、兀牙惕、你勒罕、古儿勤、朵郎吉惕、秃里、尚忽惕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