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亦作“番社”。台湾高山族聚落称呼。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据《台湾始末偶记》载:“其番有生者、熟者,其聚族而居之所曰社。”《清一统志·台湾府》云:“聚居各社,如内地之村落”。有数十家为一社,也有百十家为一社。社与社之间各有地界,社内有公共猎场和耕地,如据《台海使槎录》载:“罗汉内门、外门田,皆大杰巅社地”。社众可择沃而耕,余为猎场,不许外人耕种。社有酋长,多由社众推举年长者或英勇者充当,通常3年或5年一选,也有少数世袭。酋长职能负责处理社内外事务,遇有外侮,指挥战斗,重大事情必须集众商议决定。某些社最早还可能是由若干村落组成的部落组织,如《台海使槎录》云:“大社辖十余社或数社不一”。 ②元代社会基层组织。见“社制”(1171页)。

猜你喜欢

  • 十八寨起义

    明代云南弥勒州(今弥勒县)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由于地方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以屯田为名强占民田,致使“民不堪命”,于正德九年(1514),在彝族弥勒部首领阿忽领导下,十八寨(砦)彝民

  • 邦德白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迎亲台”。架设在进入男方村子的要道上。台以8根3公尺长的竹子围成圆形插在地上,饰以多种树叶,上挂4只鸡。结婚之日,新郎藏于台内,等候新娘到来。当新娘到此杀掉两只鸡后,新

  • 东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

  • 教长

    系阿拉伯文“筛海、伊斯兰”之意译。中国伊斯兰教史籍作“主持”、“摄思廉夏”或“摄思廉”等。指清真寺内主持教务的阿訇。

  • 端罩

    清代满汉官员礼服之一。为皇帝及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及一、二、三等侍卫所专用的一种皮服。起源较早,《满文老档·太祖朝》中已有记载。形式类似补服,无领、平袖、对襟,皮毛朝外,衣长至膝,左右各垂两条带子,下端

  • 自楼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一自楼撒播种子1.5至2石。租种一自楼土地,须交纳地租1.2石。

  • 段实

    ?—1282元代云南大理第二代总管。亦称信苴日,或作段日、信苴实。白族。大理人。※段兴智弟(一作子)。宋理宗宝祐四年(元宪宗六年,1256),段兴智偕段福(信苴福)率爨僰军(亦作寸白军,以白族为主的大

  • 哈素海

    湖泊名。蒙古语意为黑水湖。也称西海子。位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西南,是天然内陆湖,面积4.46万亩,水深3米,湖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海拔988.5米,湖底杂草丛生,盛产鱼虾。明清时期沿湖一带为蒙古土

  • 别剌撒浑

    见“裴罗将军城”(2448 页)。

  • 谋克

    见“猛安谋克”(20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