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祁静一

祁静一

1656—1719

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派传人。大拱北门宦之创始人。经名西俩里,道号“格买忍的尼”(阿拉伯语“月亮之光”之意)。甘肃河州八坊小西关(今属临夏市)人。回族。幼孤,由祖母抚养。7岁入清真寺小学。12岁入“回文”大学,攻读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康熙十三年(1674),在河州从阿拉伯麦地那传教士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为师,学习嘎的林耶教旨,后随师赴陕西西乡县,绝尘、静修山林,前后大静36次,小静28次。深得导师赞许,命其在中国传播和发扬嘎的林耶的教理。遂留西乡。二十八年(1689),其导师殁于四川阆中,即赴川为尊师送葬,修建墓庐“久照亭”。自是来往于阆中、西乡等地,宣传教理,发展教徒。卒于西乡。3年后遗骨迁葬于河州八坊西(今临夏市西),教徒为其修建了墓庐及清真寺等,总称为大拱北。通晓阿拉伯文、波斯文,除钻研嘎的林耶教理外,还爱好文史、暗习老庄学说。主张“绝尘俗”,为入道之门,“清修寡欲,为修道之功”。凡入其门者,皆以“淡泊恃其志”、“宁静守其身”。乃受老庄之学影响。有忍让,厌世思想。著述甚多,今仅存《遗训》部分残稿。

猜你喜欢

  • 荣连升

    ?—约1938蒙古族武术家。又名宋连珍,字中海。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幼年随准格尔旗王爷年班进北京朝贺。遐余,常伴武士习学武艺。及长,拜吴英山习八卦掌,后又学手博、枪术、八卦剑法及杨家枪法等,并四处拜师

  • 拜住

    (1296或1298—1323) 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儿氏。中书右丞相※安童孙,大司徒※兀都带子。至大二年(1309),以世勋子孙袭为宿卫长。延祐二年(1315),任太常礼仪院使。四年,进大司徒。熟知蒙

  • 墨鲁恭噶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

  • 达洪阿

    ?—185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厚庵。曾任游击、参将、副将等。道光十五年(1835),任台湾镇总兵。十八年(1838),镇压嘉义县沈和起义,赐花翎,加提督衔。二十一年(1841),英侵略

  • 隋移

    又称“干尔书”。独龙语音译。云南贡山独龙族最早的个体家庭耕地。20世纪初独龙族地区仍普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共耕,由主妇平均分食的共产制大家庭。后由于广泛使用铁器,大家庭中的一些对偶小家庭利用集体劳

  • 亦文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设置之亦文山卫分别称作依努卫、依努山卫。

  • 温鹤汀

    辛亥革命志士。字仁寿。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清末秀才。热心伊斯兰教事务,曾被推为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精医术,以医为业。辛亥革命前,参加同盟会。1911年武昌首义后,重庆同盟会起而响应,11月

  • 会州

    州名。西魏置,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北周、隋、唐曾分别改置或改名会宁防、会宁镇、西会州、粟州,后废。北宋初入于西夏,置州。宋元符二年(1099)为宋所取,南宋金据其地,后仍为夏所得,夏亡后地入蒙古。元复

  • 苗普亮

    ?—1414明永乐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思州(今岑巩)台罗人。苗族。原为酋长。永乐八年(1410),率台罗上下诸寨苗民起事,烧屯粮。后受兵部招安。至十一年(1413),率台罗十四寨与洪江、横陂等地苗民

  • 忒邻

    金代女真语,“海”之意。女真族源于汉晋时的挹娄,三国时其地已东滨大海(今日本海)。按此,“忒邻”(海)一词可能起源甚早,在女真语中出现最晚当在东汉时期或更前。金章宗的皇子中有以此命名者。